() 宋承宗說著說著,總算是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娘,守義今年10歲了,守禮5歲了,他們兩人的年紀也不小了。您看,是不是送他們去方秀才那兒學幾個字?”
宋承宗期待地看著宋婆子,以前他也不是不想讓兒子去念書,但是家裡太窮了,根本就供不起。
現在家裡有了50兩銀子,他覺得娘肯定會同意送守義去念書了。
就連丁氏也滿懷希望地看著宋婆子,“娘,守義和守禮兩個孩子都聰明,說不定兩人都是讀書的料。到時候,兩人都考上了秀才,您就是秀才的奶奶了!那我們老宋家多風光!”
想到了未來夢想實現的美好場景,丁氏都要笑出聲來。
宋婆子看看宋承宗,又看看丁氏,冷笑一聲,“敢情你們兩個人說了這麼多就是打上了這50兩銀子的主意!”
宋承宗麵色微變,辯解道,“娘,瞧您說的,我這不是為了守義和守禮兩個孩子的未來著想嘛!”
宋婆子慢條斯理地說道,“行啊!既然你們想送守義和守禮去學堂,那就送去吧!”
宋承宗和丁氏對視一眼,兩人的眼中都透著激動和不可置信。
他們以為要磨破嘴皮子才能夠說通宋婆子,沒想到她這麼爽快就答應了!
宋承宗正想表達一下自己的謝意,卻聽得宋婆子說話了。
“你們想送守義和守禮去上學,我沒有任何意見。但是,這上學堂的所有花費要你們自己出!我可不會出一個銅板!”
“娘!”
宋承宗和丁氏異同聲地喊道,兩人臉上再也沒有剛才的興奮和激動。
宋承宗臉色有些難看,“娘,您該不會是跟我們開玩笑吧?我們哪裡負擔得起守義和守禮的學費?”
宋婆子淡淡地回道,“守義和守禮是你的兒子,又不是我的兒子。我一個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老太婆,哪裡還有那個能力賺錢給孫子讀書?”
宋承宗認真地道,“娘,守義和守禮都是您的孫子,他們讀書可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我們整個老宋家!您想想,如果我們老宋家再出兩個秀才,那整個杏花村的人還不得羨慕死我們老宋家了?誰還敢欺負我們老宋家?”
“一家三個秀才,這種好事不僅是我們村子裡少有,就連整個縣城都沒有聽說過!到那時候,您就是秀才奶奶!多風光!名聲多好聽!”
“守義守禮兩個孩子都聰明,就算是其中一個考不上,另一個肯定考得上!娘,我們家現在有了點兒銀子,反正這銀子放在那裡也不會生崽,還不如給守義和守禮交學費呢!這要是萬一守義或者是守禮真考上了秀才,以後賺回來的錢何止是50兩,能夠賺得更多!”
宋承宗將未來的日子描述得異常美好,一般人聽了都會非常動心。
但是宋婆子可不是一般人,她連眼皮子都沒有抬,也沒打斷宋承宗的話,隻是老神定定地坐在那兒。
宋承宗有些慌,“娘,您看,還是把這兩個孩子送進學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