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視頻的評論區已經從分析安史之亂的影響歪到了爭論安史之亂到底算不算至暗時刻。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還真有人和古代帝王共情的???
李然然萬分不理解並表示:你真該和那些想穿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一塊兒回去…
————
唐開元二十三年
這時的李隆基還算勤政有抱負,天幕出現後不僅吩咐大臣仔細記錄還常在事後與臣子共同商議。
天幕開始播放視頻時李隆基就
邀了幾個心腹大臣一同觀看,互相交流下意見。
前麵都還好好的,甚至是出現五胡亂華時,李隆基還能對著張九齡感歎,“百姓多艱。”
張九齡則勸諫,“陛下應效仿太宗皇帝‘以史為鏡‘。”說完還繼續補充,“應厲行節儉,萬不可不遜民力!”
後半句話是張九齡委婉表達李隆基這段時日太過奢靡,不是明君所為。
果然,李隆基一聽這話臉色頓變。本來是指著張九齡能誇自己,而不是又說些自己不是明君的話。
李林甫瞅準時機,給他上眼藥道:“張大人,現下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大唐正是繁榮昌盛之際。陛下操勞日久,難道還不能與民同樂嗎?”
張九齡最不喜李林甫這等不學無術隻顧專營上的人,同樣李林甫也很嫉妒張九齡的品行,兩人暗中較勁。
李隆基敷衍著對張九齡道:“嗯,朕知道了。”但不想改。
直到這時天幕開始播放安史之亂,開頭就是【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
“唐?這是後世哪兒個不孝子孫搞出的事情!!!”李隆基的憤怒不假,畢竟自己辛辛苦苦將大唐達到此時的高度無論如何都是相當滿意和自得,還曾幻想百年後去見太宗陛下,太宗陛下對自己會是怎麼讚賞。
等到視頻播放至最後時,張九齡隱約感到不對。“安祿山,史思明?”
李隆基本人也清醒過來,安祿山不就是開元二十一年討伐奚、契丹失敗,要被執行死刑,然後張九齡極力勸說不能放過此賊,還斷言安祿山狼子野心,其日後必反,但是最終自己還特赦了他…
“所以,玄宗?是朕?!”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朕開創了比肩貞觀的盛世,大唐絕不會出現叛亂。”
“不可能,不可能,天幕欺朕!!!妖言惑眾!!!”
李隆基此時還抱著僥幸心理,或許那個時候自己已經死了是太子沒有能力才致使安史之亂,果然太子不行,得廢了。李隆基心緒轉變,朕是天子、是聖人,,百姓無不敬仰歌頌朕的功德!
不過馬上就被打臉了。
天幕的評論區充斥著李隆基三個字,都在說自己早死二十年就好,怎敢?這些後世人怎能如此詛咒朕!
李林甫等人看見李隆基情緒不對,都不敢隨意安慰。
唯有張九齡對著李隆基道:“聖人,現在安史之亂還未發生,我們還在開元而不是天寶,既然已經得知未來之變,就應該防範於未然,解決問題。”
李隆基回過神來感動的看著張九齡,“宰相真是大唐之柱石啊,朕是不可能做出逃的天子!”
人煙斷絕,千裡蕭條。張九齡想象不出來未來是何等的慘狀…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現在還是太平盛世的大唐過個幾十年將成為亂世。
李林甫知道自己錯失了良機暗自懊惱,馬上跟著表決心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還是天幕說的對,臣等也願為聖人肝腦塗地!護住這盛世天下。”
張九齡雖不喜李林甫但隻要他走的是正途,那麼自己也不會與他作對。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李隆基跟著念了念,讓人將這句話抄寫下來掛在書房,時刻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