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五石散遺禍千年(1 / 2)

【最後一個角度,五石散的危害性?

危害性

我國對於毒品的態度一直很堅決的,毒品不僅會危害精神症狀,還容易滋生暴力行為。而五石散也相當於是那個時代的毒品,其成癮性和症狀基本貫穿於魏晉南北朝。

翻看那段時間的史書會發現裡麵的人動不動就是易暴易怒,還有的年輕時勵精圖治,到了中年就開始殘忍暴戾,甚至有的還精神不正常。讓我們不由懷疑是不是五石散的作用?

五石散最早的記載來源於東漢時期的神醫張仲景,《金匱要略》中就記載著其可以用來治療傷寒,因此也叫做“寒食散”。開始本是為治病,但沒想到後麵經過一些增減變成了毒藥。

五石散的發明者和推廣者是一個叫何晏的名士,何晏是東漢大將軍何進的孫子,因生父早逝,母親便帶著何晏改嫁給了曹操,何晏也就在曹家住了下來,後來成了曹操的女婿,在曹爽執政期間曾擔任吏部尚書。何晏還是魏晉玄學的創始人,是魏晉名士中典範的典範。

何晏為人愛美,且好色縱欲無度,沒事就喜歡自己搗鼓藥方,也因此他身體不大好。於是為了美顏,和壯陽。

就嘗試著把張仲景的“寒食散”的藥方進行改良,嘗了後覺得舒爽異常。並為“寒食散”重新取名為“五石更生散”。曾說過:“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1

何晏大力推廣五石散,各大名士們也開始爭相效仿吸食五石散,並由此成了一種風氣。就連被稱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的嵇康也曾服用石藥以求養生延年。

逐漸的,開始越來越多的社會名流跟著服用五石散,著名的有大書法家王羲之、大將軍謝安等人。但是吸食五石散使身體更為虛弱,還元氣大傷。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黑暗,不僅是政治黑暗,還是因為那時五石散的廣為傳播,社會風氣頹廢。當“吸毒”成為國家主流,那麼這個國家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起初發現五石散有毒的是西晉時著名的名醫皇甫謐,他因自己吸食過五石散,深受其害。所以在書寫的醫書中寫了很多服用五石散後的症狀,比如說渾身燥熱,需要在大冬天裡脫光了吃冰,夏天更是熱到痛苦不已,浮氣流腫,四肢酸重。皮膚各種生膿生瘡,生虱子。

服用五石散後,有將頭發散開,死於非命的;有痛苦到將舌頭陷入喉嚨中的;還有的毒癰深深陷入後背,完全潰爛而死的。這些都是服用寒食散後死的。

但作為一種社會流行風氣,皇帝認為吃這個可以成仙,大臣吃,貴族也吃,後麵更是再加改良逐漸流行到民間富貴人家。從魏晉到唐之間的幾百年間,吸食五石散的人達到了數百萬,因五石散而死的也是不計其數。

到了唐朝後,也有人開始明白五石散遺害太深,藥王孫思邈就極其抵製五石散,多次上書唐朝皇帝下令禁止五石散,並呼籲大家“有識者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

因孫思邈一生活了141歲,被稱為活神仙,唐朝皇室對他非常尊崇,李世民也曾召見他,他在民間的聲望也很高。所以在其影響下,他的徒子徒孫跟著焚毀了五石散的藥方後,其餘人聽說了孫思邈的話後也就停止服用,並焚燒藥方。

但,很可惜。五石散雖經過了魏晉南北朝的輝煌在後麵逐漸衰落後,但並沒有就此滅絕。很多煉丹之人將丹砂加入,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就異常迷戀丹藥因此斃命。

而到明朝時與房中術等合流,發展出了紅鉛等腥臊穢濁之物入丹藥。例如剛登基不到一個月的明光宗朱常洛就因服用李可灼進貢的紅丸後崩駕,成了晚明三大案件之一的“紅丸案”。

好了,五石散的事情就講到這裡,我們下期視頻將講述給華夏帶來沉重影響的“鴉片”。我們下期見咯!】

<何晏這個人實在是太爛了…>

<北魏雄主拓跋珪點了個讚湥

<懷疑那時的君主神經病是磕藥了>

<天,我第一次知道王羲之他也吸[驚訝]…>

<你應該問在那時候誰不吸>

<北齊高家那群精神病不會也是吧[吃驚]…>

<唐之後不吸了但是開始迷戀吃丹,追求長生。>

<檳榔嘛?>

<磕藥的兩個朝代都討厭,一個亂晉一個帶清>

<後來靠玄學嗑藥也不行了,生活太苦了,於是底層百姓開始信佛,填補了當時人內心的苦楚,佛教大興。>

<唉,就是從士人階級開始逐漸下沉。該治理管理的不作為,擺爛,真正受苦的還不是底層人民。煩死了,封建統治階級真的好自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