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稱日本為黃金之國?】
(先展示的是日本的地形圖)
【《馬可波羅遊記》有“世界一大奇書”的稱號,是元朝時一個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人根據自己一路來的見聞寫出的一部讓西方人感知東方的一部書。
書中還寫了日本群島等地,在這裡麵描述日本是古代西方人夢想中的金銀島,在古代有著用不完的金銀。
“日本是位於東太平洋的一個海島,日本島的麵積很大,居民麵目清秀、體格強壯、舉止文明、崇拜佛教。
他們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掌控,隻受自己君王的統治。他們的黃金產量非常大,不過君王從不讓黃金隨意賣出。
很少有蠻子省(南宋地區)的生意人來到這個國家,其它地方與日本的航海往來也很少。”
黃金,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財富,而被譽為黃金之國的日本更是滿足了所有人對黃金的幻想,日本島甚至被西方人稱為“金銀島”。
日本曾數次派遣唐使來大唐,唐朝的官員對日本使節的約五公斤黃金的年薪感到非常驚訝。那些來到大唐的日本留學生在長安居住期間大規模地購買奢飾品、樂器和書籍。
日本國內在大多數時候還是用銅幣較多,由於銅的相對匱乏,日本通過出口黃金與宋朝換取銅錢,用黃金進口宋朝的藥材、香料、調料、絲織品、畫品等商品。
在清代時與日本的貿易主要是用中國的瓷器、絲綢等交換日本的金銀銅。
據《東倭考》中記載“大抵內地價一,至倭可得五;及回貨,則又以一得二。”
也就是說大陸的貨物到日本可換回五倍的利潤,再用這些錢去購買日本貨物回國,又能再換回一倍的利潤。
直到後來日本國內意識到金銀儲備對經濟的重要性才開始禁止金銀外流。】
<馬可波羅的描寫雖然有的比較誇張但是還是值得看的>
<我就記得日本好像一直都很喜歡用我們的銅錢?>
<古代日本本就盛產金銀,與其他國家貿易交換銅錢>
<emm物以稀為貴>
<話說古代我國知道日本有那麼豐富的金銀礦嘛>
<知道的話,應該就是掃平日本了吧[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