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江戶旅人最新章節!
啊這!
你問我,我問誰去?忠右衛門總不能當著幕府宰相的麵,說什麼當年將軍様指著眼前的一條臭水溝,隨便賜了我一個苗字吧。
這玩意兒說出口,那也是對德川家慶的大不敬啊。未來要是有史書記載,肯定是當年將軍様慧眼識英才,於草莽之中簡拔忠右衛門,賜予苗字。如果忠右衛門還能走得更遠,那必然會有人編出一長串君臣相得的故事。
“微末功勞,能得上様賞賜苗字,已是大恩。”忠右衛門心裡嗶嗶歸嗶嗶,嘴上還是要好好回答的。
“我亦是前番才想起,你一直無有行名。”水野忠版眨了眨眼睛。
或許很難想象一個人頂著一個苗字一個通稱就這麼過了六七年,雖然像是許多那些被幕府授予苗字佩刀權的平民也就一個苗字一個通稱就過一輩子了。
舉個在日本極為有名的例子,在出雲國及周邊擁有超過兩萬五千公頃山林土地的頂級大豪商、大地主,前後傳承二十一代的出雲製鐵名門田部家,代代的家主,就稱為田部長右衛門。沒有彆的名字,一家人,三百年都隻叫這麼一個名字。
不妨礙人家家資億萬,鼎盛時出產全日本百分之八十的鋼鐵。現在佐賀藩反射爐用的毛鐵,還是田部家生產的。江川英龍在伊豆建設的反射爐,用的毛鐵,也是田部家生產的。
咱們忠右衛門以前那是因為俸祿微薄,幕府五千家旗本呢,你處於最低級的二百五那個級彆,根本無所謂的。你叫啥都沒人管,阿貓阿狗都可以。
後來升上來,一時手邊來回有事,也忙著根本想不著。另外有一點就是,忠右衛門感覺名字也就是個代號,叫啥都一樣,有個名就得了。
而且咱心中其實也很反感日本這個一輩子改二三十個名字的爛事,就是因為這名字改的太頻繁,要是不認識不了解的人,那曆史名人站你麵前,你根本也不認識。可能不同曆史時間段,同一個人的名字能換出不知道多少花來。
請問諸位,第一次玩《太閣立誌傳》的時候,捉到一個叫鬆平元康的人,你砍了嗎?
“下官出身微寒,有無行名,並非大事。”忠右衛門確實看的很淡。
“如今你任官用職,再這般可不行了,幕府譜代旗本,率用忠字,你以後也可用之。”水野忠邦搖搖頭,表示名字還是要起的。
至於“忠”的使用廣泛程度,咱們隻看四位老中,其中的水野“忠”邦,大岡“忠”固,青山“忠”良,皆是以“忠”為通字。這個字用的家族太多太多了,其實也變相說明了,當年德川家康起家的窮酸。
如此多的譜代諸侯以及旗本大臣,在安土桃山時代以前,恐怕都是沒名沒姓的鄉下農夫,好一點的是村長,差一點的是富農。因為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擴大化,軍役覆蓋到了農村的每一位有產者。
所以這幫富農,在起家之後,除了胡編亂造自己家的家譜以外,還需要給自己起一個代代相傳使用的通字。毫無疑問的,“忠”這個字就十分符合他們身為家臣的身份。進而被大量的武士所使用,以至於到現在半個幕府都是“忠”。
就是不知道是真的“忠”,還是假的“忠”!
哈哈哈哈哈哈……
“忠字極好,下官記住了!”忠右衛門難道說忠不好嘛,當然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