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你居中轉圜了!”重富忠教上前握住忠右衛門的手。
“我儘力而為,隻能幫你們打聽著……”
………………………………
“禦側禦用外國掛江戶川忠正,係向州島津氏後繼,此番或可利用此身份。”水野忠邦坐在主座上侃侃而談。
“庶流旁支,恐難服眾。”鬆平慶永這回倒不是反對,純粹是就事論事。
“入繼島津宗家當然困難,然則入繼向州島津卻可操作。”水野忠邦有一個新的思路。
很簡單,現在的島津宗家,實際上是伊作島津氏,原本的宗家薩州島津氏反而成了家臣。但這不是重點,反正就是島津氏的分家非常多,不是一個兩個,幾乎整個南九州的著姓都和島津氏有關係。
此番水野忠邦的設想就是以明確繼承了慈愛老和尚一脈的忠右衛門,入繼島津久芬一係的家門,成為鹿兒島藩島津氏的家老。
但是這個家老不是普通的家老,而是附家老,既在鹿兒島藩之下再設置一個支藩,忠右衛門以大名的身份,同時擔任幕府的大臣以及島津氏的家老。
所謂的上國之臣為下國之相!
這種操作在隔壁的春秋時代出現過不少次,晉國就曾經以自己的臣子出任那些小國的相。幕府這邊也多次操作過這種事情,包括將水野家的庶流插入紀州藩為附家老,將本多家的庶流插入福井藩為附家老。
既可以插手這些藩的藩政,同時又是幕府的諸侯大名,有參勤交代的義務。甚至可以直接出任幕府的官職,和藩主大名同殿為臣。
水野忠邦此舉,自然是為了在南九州插入一顆忠於幕府的釘子,加強幕府在南九州的影響力,同時也削弱島津家的實力。
“宜在向州與隈州,分五萬石之土,新設一藩,以忠右衛門為主!”水野忠邦目視場內眾人,威風儘顯。
場內的老中還有列席的鬆平齊宣一時間都有些吃驚,這計劃太大膽了吧。直接在島津的腹心設立一個親近幕府的新藩,到時候幕府再支援忠右衛門建造一座堅固的城堡,那島津氏未來不就等於被釘死在薩摩了嘛。
配合上和島津有世仇的飫(yu第四聲,我以前寫錯了)肥藩,就算島津家某一天真的跳反了,那麼憑借堅城,幕府也能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反正水野忠邦也沒指望自己能替幕府維穩萬萬年,隻要在他蹬腿的往後二三十年不出問題,那他就是貨真價實的一代名相了,不奢望那麼多的。
“不可不可,萬萬不可啊,若是如此,恐怕逼反島津氏啊!”原本一直是好好先生的大岡忠固,居然前所未有的表現出激烈反對的樣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