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容易練兵難,募練軍官難上難啊!
僅憑佩德羅以及跟著他或者由他引薦一道來日本的十幾個軍事教官,和幕府這幾年來練兵練出來的那點子軍官,想要一下子填滿三千人的新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現在傳習隊也就兩千五六百人,算起來還沒新募的士兵人數多,想要從其中抽調軍官,未免過於玩笑。
真是沒有任何辦法,你就是整個天上的八百萬神明全部請來,他們估摸著也變不出幾百個合格的基層軍官。
所以募集到的三千新軍,先挑選其中識文曉字,同時還身體素質較強,沒有什麼不良嗜好的七十餘人,充入步兵傳習所。預科兒童班已經辦起來了,初級班就算是強行推動吧,也要生拉硬拽上馬咯。
其餘的人,暫時還是老一套,頭三個月隻打熬力氣,把身體素質給大致拉平。這段時間內基本不需要有太多的軍官帶領,挖坑砍樹蓋工事,怎麼辛苦怎麼來,大夏天也逃不了。
現在打仗不像以前啦,以前遊牧民族那是秋高馬肥南下,一路打到開春回去。沒有遊牧民族威脅的國家,打仗也多選擇在秋冬季節,因為這個季節糧食好獲取。而且天氣冷,不大滋生蚊蠅,人群密集的情況下也不太容易爆發瘟疫。
可現在還管你什麼時候?不管是大夏天還是大冬天,不管是暴雨還是冰雹,隻要說乾仗了,就得往前送。
再說了,把他們招進來又不是給他們享福的,那是為了將來去填英米鬼畜炮眼兒的。沒點子耐力戰鬥力,英米鬼畜的大炮一響,這幫人跑了咋整?
對了,其實這幫士兵有個極佳的士氣來源。
這批人和之前的八王子千人同心不一樣,這幫人是地主家的老二老三,你要說他們當兵是為了儘忠將軍,報效幕府,其實說出來忠右衛門都不信。但是有一點卻可以非常明確,他們來當兵,那就是有追求,有上進心的。
哪個不是為了封侯拜相,得到將軍様的賞識,最終受封旗本,代代承襲,光耀家門?
隻要鬆平齊宣出現在他們的麵前,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精神麵貌,大夥兒可以理解嗎?應該都能理解吧?要是換成德川家慶出現在他們的麵前,他們那個士氣,保準一下子就上天了,嗷嗷叫的往前衝。
表現好了,那就是高官得做,知行得領,為啥不拚!
大小也算是一個好處吧,總比拉來的壯丁,或者就是為了入營混日子的強。隻要獎罰並用,不偏不倚,公平公正,那這部隊的戰鬥力就有保證了。和歐陸那些用民族主義以及大棒打起來的軍隊比一比,未必能落了下風。
正好鬆平齊宣現在也全身心的投入到軍隊的操練之中,每天起早吹哨讓軍隊早操,然後入城學習政務,中午吃完飯午睡以後再來操場繼續督練軍隊。就差和一眾士卒同吃同住,幫他們吸大腿根上麵的膿水啦。
忠右衛門也充分發揮自己待人和善,樂於撒幣的優勢,每天收了操,就去和士兵們拉家常,談談心。時不時的請大夥兒吃個刨冰,人人加餐添一塊鯛魚天婦羅啥的。
但是說到底,新兵期三個月收骨頭結束以後,軍官問題還是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