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忠右衛門家門也立起來了,名聲也壯大了,勢力也培植了,保不齊還能拉攏點諸侯和譜代。國賴長君,正好忠右衛門就頂班唄。
若果孩子能長大,他身為諸侯,且年富力強,正好輔政在朝。有這樣一個能辦事的人輔佐,這江山不得多活幾十年啊。
“倒也可以……”大岡忠固到底是那個跟在德川家慶後麵擦了三十年屁股的老侍從,基本上德川家慶想到啥,大岡忠固都提前想到了,並且有所安排。
“單獨立一家門可否?”不過德川家慶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跟自己一個苗字。
以前他很年輕,不在乎,反正能夠生呢。基本上就是一年一到兩個的速度在誕下子女,所以把孩子送給彆家也無妨。可現在他已經五十九歲了,格外的重視親情。不然之前也不會摒棄上一代仇怨,提拔德川慶喜去紀州家。
人年紀一大,可能就真的更加渴望親情的陪伴吧。這也是德川家慶極為喜愛拾丸的緣故,好孫子天天抱著也不嫌煩。
好容易多一個兒子出來,德川家慶儘管知道把他分出去繼承一個彆的家門,這樣比較穩妥,可是這不是心裡麵不舒服嘛。自己這好好地兒子,一下子又成了彆人的兒子了。
“若如此,何不直接立為世子之嗣?”大岡忠固就差翻個白眼了。
考慮考慮政治影響,以及後續的操作好不啦。也不瞧瞧你多大年紀了,幕府現在萬事求穩,最好什麼波折都不要發生呢。真要不計後果,你直接宣布不就完了,還和我們在這兒商量啥。
“可以嗎?”
也不知道是真的天真,還是裝傻,德川家慶脫口而出。說明他心裡確實有過這個想法,而且這樣做也很正常,符合日式的封建繼承法。
“上様孟浪了,孟浪了……”大岡忠固發現自己還是太小瞧現在隻想保住自己後裔血脈的德川家慶的思路了。
“真不可行?政之助恐怕無法誕下子嗣了,收養其弟,有何不可?況且忠右衛門已有拾丸,幕府數十年繼嗣無虞啊。”德川家慶自己掰著指頭盤算了起來。
他的想法很美好的,現在很多人投資了德川家定,所以不能夠更立世子,這個沒錯,他也不準備換。那為什麼不能把這個投資延續到忠右衛門的身上?
政治嘛,無非就是利益交換,如果忠右衛門能夠堅定的捍衛德川家定的王權,間接的維護投資到德川家定的人的權益。他們未必不能接受忠右衛門的統治啊。
“臣恐世子不虞啊……”既然你要說政治了,那我也說肮臟的政治。
你把忠右衛門立為後繼,你能保證他不急著下藥把自己哥哥給藥死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