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浦賀東西兩側炮台之大炮,接二連三的開火試炮。這既是為了顯示幕府的決心,也是為接下來的作戰,進行戰前校準。
誠然,現在諸炮位依次開炮,會暴露火炮的位置。可是相比較於盲打,先行確定火炮情況,以積極的態度應對馬上的炮戰,也是非常必要的。忠右衛門雖然平時行事並不算太大膽,可這時候容不得畏縮猶豫。
停在海上錨地的英美聯軍紋絲不動,佩裡和巴夏禮他們當然不是傻的,不可能把船隻停到岸上的炮台射程之內。至於運兵船和補給船,那更是離得遠呢。在幕府沒有海軍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威脅的到聯軍的船隻。
至於什麼火攻船,真沒有什麼作用了,不提也罷……
“似乎日本抵抗的決心非常堅定……”佩裡一麵令人詳細記錄浦賀、富津炮台的炮位情況,一麵拿起望遠鏡,試圖更清晰的觀察幕府軍的操作情況。
“或許是我們的要求實在難以接受?”祖阿伯特說出了一句連他自己都不太確定的話。
根據美國同清朝廷簽訂《望廈條約》的經驗,祖阿伯特認為美國向幕府提的要求其實非常寬厚,一點兒都不嚴厲。
日本人怎麼連這麼“優厚”的條約都不肯簽?
須知清朝廷已經允許同美國協定關稅,條約規定:“倘中國日後欲將稅率變更,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此為《南京條約》規定“協定關稅”範圍的進一步擴大,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的經濟。
又擴大領事裁判權範圍。條約規定:中國國民與美國國民發生訴訟事件,美國國民由美國領事等官員捉拿審訊,按照美國法律與慣例處理;美國國民在中國與彆國國民發生爭議,“應聽兩人照各本國所立條約辦理”,清朝官員無權過問。由此,清朝對美國國民的逮捕、審訊定罪、懲治的司法權力全部喪失。
至於美國軍艦可以任意到中國港口“巡查貿易”,清朝港口官員須“友好”接待。和片麵最惠國待遇,如清政府日後給他國以某種優惠,美國應一體均沾等條款,更是完全破壞了清朝廷的國家主權。
幾乎約等於美國軍艦可以隨意停靠江戶,德川家定還得好生招待供應。比什麼自由通航瀨戶內海過分多了,你拆不拆炮台都隨意,我可以直接一路開到天津,還能大搖大擺的在大沽口炮台麵前轉圈,這還是你賦予我的權利。
在美國人的眼裡,他真的對幕府是很寬容很寬容了,簡直都算是“平等”協商啦!
就這幕府還不答應,幕府出麵交涉的官員腦子是什麼組成的?
真真是強者肆意妄為,弱者苟且偷生。這個時代太壞了,壞的強者覺得自己施加給弱者的鐵鏈和腳鐐,是他賞賜和施舍給弱者的世間美好。
偏偏忠右衛門膝蓋上長了鐵板,跪不下去,接受不了你們帝國主義列強的施舍。雖然想著要做買辦,可這買辦也得是我樂意做,才會去做。
不容你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