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鼓掌為號眾發動(2 / 2)

江戶旅人 穢多非人 3071 字 11個月前

十幾個人絕對足以彈壓妙嚴寺上下幾十名僧眾,直接幫忠右衛門從山門打到大殿都是輕易,隻肖咱忠右衛門開口。

不過這些人還是規矩的,沒有吩咐怎麼可能會動手呢,隻是好奇唱賣會上的東西罷了。忠右衛門也是頭回參加這年頭的拍賣會,其實也很好奇。

一名知客僧捧著一件僧袍出來,半新不舊,很顯然不是忠右衛門師傅的東西。因為這玩意兒內裡是木綿的,外裹則是緞子,談不上華貴,也不符合住職的身份。如果硬要分類的話,大概算是夾襖一類的。

初夏賣冬衣,觀眾的熱情不高漲。老百姓都是活一天算一天的,哪有人會在夏天買棉襖呢。到是幾個可能是當鋪來的夥計很有興趣,這年頭的當鋪生意廣的很,這種收買舊衣,然後再清洗轉賣的事情他們也做。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隔壁大萌朝,李自成圍攻開封城,城內士兵連寒衣都沒有,現做也沒有材料。所以城內的周王朱恭枵就自己掏錢,把城內所有當鋪的皮襖棉衣給贖了出來,一下子就讓陳永福的數千汴兵穿的暖和。軍心士氣大振,由此打退了李自成的攻擊。

有個當鋪的手代上前看過僧袍以後開了個價,雖說還有其他的當鋪舊衣店的夥計在,但是哄抬物價的事情那隻有裡才會出現。大夥兒抬頭不見低頭見,都是一行的,況且一件舊衣裳能掙幾個,大夥兒心裡都有數,沒必要爭搶。

第二件則是一個銅水壺,大概是用來出門行腳時喝水用的。此前說過,江戶城內的水都是苦鹹水,不好喝,連將軍和大奧中的後宮喝的都是專門輸送進城的“上水”。所以在城內想喝一口甜水真的很難,買水吃在江戶也是正常的情況。

當然老百姓主要還是喝的苦鹹水,但作為收入相對穩定,甚至豐裕的僧侶階層,那自然是不會樂意喝苦鹹水的。一般喝城外運進來的山泉,或者是隅田川上遊專門運進城的水。

忠右衛門是個挑嘴的,喝的也是買來的甜水。畢竟真不是差那麼幾個錢的話,誰願意去喝那個牲口都不大樂意喝的苦鹹水呢。

水壺是個實用性很好的東西,而且平常生活也用得到。有個跟來幫忙的目明也看上了那個水壺,跟著上去叫了一回價。見有官差喊價,左右的小民百姓和當鋪夥計都不叫價了,紛紛退讓,把水壺讓給了那目明。

那目明美滋滋的掏了錢把水壺掛到了腰間,忠右衛門見了,便把那水壺討來瞧了瞧。不是純紅銅的,大概製作時加了些彆的材料,但也不妨礙這壺不錯。除了有幾處略微的磕碰之外,拿來再用個幾十年不成問題。

唱賣進行的挺快,甚至還有扇子、漢籍之類的東西發賣,價格普遍不高。見人群各有所得的漸漸散去,忠右衛門跨步進殿,手隨意的拍了兩下。

一眾目明以為是發動的信號,滄浪浪抽出十手,就要搞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