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一樣米辦兩樣事(2 / 2)

江戶旅人 穢多非人 3227 字 11個月前

這年頭,浪費糧食那是要遭天譴的!

專門壘起十個灶台,添水蒸飯,鐵鍋蒸飯也是個技術活。不像後世裡的電飯鍋,放進去一按按鈕就成。這火大火小,水多水少,都有可能導致蒸出來的米飯不合適。現下挑選的都是熟手,前兩天蒸飯合格的那種。

米飯蒸熟,開鍋觀察米飯的情況,需要飯粒適度膨脹。還好德川家慶給的是一年陳,要是那些三年陳的米,這時候怕是飯粒都已經碎了。用木勺攪拌米飯,不能太用力,要正反來回攪拌。攪拌的過程中,反複增加冷水和熱水,使得米飯粒粒分明,不粘結。

攪拌完成,就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發芽大麥所磨成的粉,麥芽是製作米糖的關鍵所在,這個量也是對比試驗需要記錄測算的。作為促進發酵的添加劑,多了少了都不行。

加入麥芽粉之後,還是攪拌,使得麥芽粉與米飯充分融合。整個過程需要半小時乃至一個小時,很是累人。在充分攪拌之後,便可以蓋上鍋蓋,用濕布覆蓋,靜置一日夜的時間。

過了一日夜,發酵大致完成,這才開鍋。將已經充滿糖分的液體水取出。飯也不能放過,需要倒出來壓榨一遍,保證把米飯中的水也榨出來,這可都是米糖的來源。

剩下來的這些飯,雖然發酵了一夜是吧,可是又沒有壞掉。吃起來滋味什麼的,就沒必要提了,飯粒也被壓碎了,可這還是大米飯啊!隻要是米飯,那就沒有問題,全部拿去給災民吃就得了,不會有一丁點兒的浪費。

大不了災民來領飯的時候,忠右衛門多給他們兩口就是了。吃飯總比吃地瓜香吧,將來的日本人餃子下米飯,意大利麵下米飯,包子下米飯,披薩下米飯,那在未來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對米飯的喜愛無以複加,外國人真的很難理解。

拋開米飯,取出來的糖水重新上鍋,這回就是體力活了,大鍋煮糖水,連續攪拌三到四個小時,水分基本蒸發,剩下的那些便會形成和蜂蜜一樣,或者說比蜂蜜更加粘稠的米糖。靜置切塊,便和薩摩以及琉球運來的砂糖沒有什麼分彆啦。

“這是糖!”助六舔了一下筷子,立刻便嘗了出來。

天野八郎和寺澤新太郎也湊了過來,看著被切塊放在木盆中的糖塊,有些驚異。大米是寶貴的東西,老百姓吃飯尚且不夠,當然沒有人拿去製作米糖。到是麥芽糖有人見過,但那也是高價的零食,一般人吃過的不多。

“原來如此!”望著一溜排出去的十來口大鍋,天野八郎這才明白忠右衛門這兩天是在乾點什麼。

現下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不存在糖會融化的事情,隨便找個木桶啥的安置起來便可。甚至拿米袋裝也無所謂,固體的糖好裝的很。

忠右衛門知道這事還不算完,他立刻將幾個失敗的對照組排除,選擇出幾個出糖較多,或者出糖較甜的對照組,便開始了第二輪對比實驗。

又是兩天,最終得到了相對合理合適的米糖製作工序。不光是忠右衛門大喜過望,其他幾人也是驚歎連連。能把一樣米,辦兩樣事的忠右衛門,那真當得上一個“名奉行”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