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算是不節儉呢?當然是我說你不節儉就是不節儉啊!
江戶的老百姓大手大腳的習慣大夥兒都知道的,基本上所有的財產都在衣裳和棉被上麵,發生了火災就披著衣裳和棉被跑路就行。現在節儉令一頒布,那些華麗昂貴的絲絹衣裳全都不符合王法,需要沒收。
你自己選吧,是坐牢還是脫衣服?
為了保證江戶在短時間內節儉完畢,官差們的那乾的熱火朝天,沿街破門入戶,大肆劫掠。搶奪民家的價貴之物,有些官差後麵還跟著當鋪和舊衣鋪的夥計,倒也方便。現場搶到了,現場就能換錢。
唉,你說說看這事辦的,是個人事嘛。水野忠邦下達這樣的政令,簡直就是在把自己推到整個江戶百姓的對立麵。雖然可能他的本意並非如此,但是實際操作的人員就是這麼操作的,惡名最終也必然會落到他的頭上。
不過這事也有一個談不上好處的好處,幕府的旗本武士們現在士氣極為高昂,尤其是參與施行節儉令的武士。一個個“可堪一戰”,嗷嗷叫的,都願意為將軍様赴死。連帶著水野忠邦在幕府旗本武士中的人望也上升了一截。
真希望水野大人每年都頒布一次節儉令呢!
除此之外,水野忠邦為了加強天下諸藩以及各旗本的經濟實力,宣布了最低工資標準。當然這個最低工資標準隻對應進城打工的農民,人為壓低雇農們的工資。使得他們每天在城鎮辛苦勞作一日的工資,還不夠在城鎮一日的開銷,人為地逼迫進城農民返鄉務農。加強各藩農村的控製,深入係統的盤剝農民。
同時以沒收江戶和大阪町人豪商的財富作為基準金,豁免天下大名(主要是親藩,外樣才不管你死活呢)和旗本的一半債務,也就是所謂的“德政令”。以後武士欠人的錢,有一半就不用還了。剩下的那一半,用幕末沒收的錢來還,能還掉最好,還不掉拉倒。
總之就是讓馬上準備打仗的大名和旗本們無債一身輕,助六家其實也是受益人之一,他老爹金丸義景欠的一百多兩黃金的債務,在這短短幾日內就煙消雲散了。從現在起他們金丸家就再也不欠人一分錢。
受傷的自然是那些町人豪商咯,家產被搜刮了一遍,放在外麵的債也沒了。風吹雞蛋殼,財去人安樂咯。
江戶的老百姓對於這樣連續的惡政,自然不滿,怨聲載道。於是新上任的町奉行鳥居耀藏,借口審查出版物,大量封禁抹黑幕府的劇作內容,同時還將文藝作者柳亭種彥、為永春水等人全部逮捕下獄。防止這些人編寫戲劇或者,諷刺幕府的施政。
至於什麼開發新田,將印旛(fan)沼的池水排乾,協助富農或者地主墾荒之類的措施。那都是老套路了,沒必要再贅述。基本上也沒多大的用處,新收獲的那點米,根本不夠填幕府財政的無底洞。
忠右衛門估摸著水野忠邦的這個老中乾不了多久了,雖然還不清楚具體的時間,但或許已經到了該切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