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舊社會窮人破衣爛衫,或者衣不蔽體。這不僅僅是窮人貧窮的原因,也有衣料供給難以滿足需求的原因在。
所以英商帶來的大量廉價棉布,不僅沒有衝擊日本本身的小農社會,反而還對日本的市場,進行了有效補充。當然啦,現在進口的還比較少,真的等大量棉布輸送到日本,還是會形成一定的社會問題的。
撇開布匹不談,另外一樣商品的輸入,那才是真的關鍵。
洋鐵!
都不需要這些外國商人腦補,他們國家廉價易得的生鐵,在東亞這邊雖然價格也沒有高到驚人,可一樣是市場需求非常大的商品。不論是運到暹羅、緬邦、清國還是日本,都是一樣的暢銷。
借鑒了在其他國家的經驗,英商和美商都拉來了整船的洋鐵。喜的在橫濱立業的諸豪商,和諸藩的專營商人手舞足蹈。生鐵雖然是粗製鐵,但也是鐵不是,不愁沒有銷路的。
而佐賀藩的商人在橫濱發現洋鐵之後,更是大批量采購。誰叫佐賀已經能夠利用高爐,將生鐵精製了呢。買回家練成鋼,那更是妙用無窮。
曆史上幕府開國之後,前後不超過二十年,日本所有的古法煉鐵煉鋼商人就全部破產倒閉。包括咱們知道的,在出雲國擁有兩萬五千公頃土地的大地主,製鐵名家田部長右衛門,也沒有經受住衝擊,最終完蛋。
這裡不妨插一句題外話,在這之後,日本本身所謂的銑鐵和玉鋼,技術就徹底斷絕了,滅亡了,不存在了。
是完全失傳,永遠滅亡!
後麵他們吹牛比,科學辦法複原出來的所謂古法鋼鐵,全都是現代貨色,和古法相比,就是鬆花江和鬆花蛋的區彆。除了名字像,就沒彆的是一樣。
用這種鋼鐵弄出來的刀具,和幾百年前的刀具,事實上連形製都已經有差彆了,完全就不是一路東西,全靠包裝。
不過這所謂的古法冶煉,失傳也完全正常。此時的冶煉技術,號稱“流穴鐵”和“踏韝(bei)製鐵”。流穴鐵就是把開采出來的鐵礦石先行打碎,然後找一條小溪,將礦石粉末拋灑進去。土石順水流走,含有鐵成分的顆粒沉底。
撈出這些沉底的礦石粉末去冶煉,這玩意兒就叫“流穴鐵”。“踏韝製鐵”就是裝備有大風箱的土高爐煉鐵的意思,為啥要踏,那自然是因為需要腳踩鼓風進入爐中咯。
整個製鐵過程,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全靠冶煉師傅的經驗,來保證最後冶煉出來的銑鐵和玉鋼的水平。至於為什麼一爐能同時出銑鐵和玉鋼,又是另外一件事,有興趣可以去查查。
憑這樣的冶煉技術,可不就是廉價的洋鐵一來,立刻就被洋鐵給排擠死了嘛。還好忠右衛門已經命小栗忠順在長崎建造長崎製鋼所,算是近代鋼鐵工業起步了。
或許橫濱這邊,也可以利用便捷的水運,開始建設製鋼所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