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隊在當地的諸軍也削減到了一百五十人,戰爭結束了,用不著再維持那麼多軍隊,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箱館奉行堀利煕也不知道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有多大,所以簡單的指派了兩個同心,到當地擔任會所同心職務。
會所說白了就是向當地的百姓,廉價收購各種特產,用以向江戶銷售的機構,都不是正式的行政機構。直到那兩個倒黴蛋,來到城內,才猛然知道他們被派來管理的,居然是一座人口五六千的大城鎮。
差點美死!
日本的移民在當地也已經相次增加到了千餘人,老婆的事情也大多解決了,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有了熱坑有了媳婦,好管的很。
發揮了主觀能動性的那兩個同心,立刻開始了解當地有什麼物產可以向江戶輸送的。常年在北國的他們很清楚,土地基本刮不出什麼錢來。就算是蝦夷地方,沒有未來現代農業的發展,也基本種不了什麼地,能種點土豆就不錯了。
結果調查還沒有開始,他們就見到了好幾條各國的捕鯨船。都是按照以往的慣例,到當地補給修養的船隻。當然也有去阿拉斯加的,不過那地方人口太少太少了,最大的城鎮居然也就幾百人,很多事情很難辦。
在箱館時,他們兩個也見過不少美國的捕鯨船停靠,但是那時候他們不負責這個,更多的是收集蝦夷的海產乾貨,送到江戶。所以對於捕鯨船隻是知道,並沒有了解。
等到現在才了解清楚,鯨油在歐美,是一等一的俏貨。不僅僅可以用來照明,還在大量的工業環節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北太平洋的人類大規模活動,也就是最近這幾十年開始的,地方上麵的鯨魚資源非常豐富。幕府如果能夠憑借占據港口的優勢,在當地大力發展捕鯨業,絕對能夠獲利。
於是兩個同心一方麵向幕府上書,將捕鯨業在勘察加發展的機遇和利潤說明。另一方麵也從本地的土著和俄國人裡麵招募水手,開展近海捕撈業。
本身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就有船台和造船工匠,這會子不過是重新利用起來。沒多久就將鯨油的樣品送到了江戶,並嚴明這玩意兒歐美各國一定需要。
等報告和幾十桶鯨油送到江戶,乃至於忠右衛門的麵前,那都過去了一個多月了。但這並不妨礙忠右衛門對此表示認同,在嘉獎了兩個同心之後,忠右衛門隨即向幕府上奏。
設立勘察加奉行,建立事實上的行政統治,維持駐軍,發展土豆種植業和捕鯨業。不僅駐軍的開銷有了著落,幕府也能多一個對外出口的商品。
能換金燦燦的黃金回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