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阿爾考克之來意(1 / 2)

江戶旅人 穢多非人 3550 字 9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江戶旅人最新章節!

聽到這個消息的阿爾考克,會怎麼想呢?

隻是稍加思量,阿爾考克就意識到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回到帶英帝國的首都,或者說整個日不落帝國權力中心倫敦的機會,正在向他招手。

根據通信郵輪傳遞而來的消息,印度的土兵成建製的加入起義軍,軍隊中的那些印度教徒、小白帽教徒整營整營的離開營房。即使是錫克人和尼泊爾人,現在也出現了一定的動搖。

幸虧尼泊爾人對於牛油和豬油並沒有什麼大的反感,不然帶英在印度的十餘萬土兵,就得徹底瓦解了。

現下駐紮在印度的英軍人數隻有兩萬多人,加上皇家海軍,也就四萬人不到的樣子。說句難聽點的,這點子人,撒到廣闊的印度半島上麵,連交通要道都沒有辦法全部顧及到。遑論大量的土邦君王開始騎牆觀望,對英印政府陽奉陰違。

去年結束的克裡米亞戰爭,使得帶英帝國連死帶傷小十萬人。雖然近代軍隊已經是六便士能雇一個禮拜,操練三個月就能拉起來的軍隊,可是你也得給帶英帝國拉啊。

英軍常年施行的還是募兵製,並非隔壁法國曾經施行過的國民兵製,這就導致英軍的兵力補充速度很一般。往往需要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兩塊殖民地拉人,但即便如此,之前倫敦還在為調集出征清國的人馬而煩惱呢。

帶英帝國其他的總督、公使、專員,都在發愁自己麾下的兵力不足,難以應付四麵八方的戰事,可是阿爾考克卻有一支現成的大軍,一支完全按照英式操典訓練出來,中高層軍官要麼是英國人,要麼就是英國軍校生的軍隊。

傳習隊!

不需要多,先帶幾千人開赴印度,為帶英帝國穩住孟加拉的加爾各答地區,帶英就有了反攻印度的根據地。後麵到底是參戰還是協防,儘可以商量的嘛。

隻要能夠為女王陛下保全住印度殖民地,那麼阿爾考克的功勞就大了,不是一般的大,直接回京做大臣也是輕易啊。

問題就剩下一個,如何打動幕府?

經曆了全國性大災害的幕府,顯然是不樂意把軍隊調出去的。調不了兵,阿爾考克說再多也沒有什麼用處。苦思冥想一番之後,阿爾考克意識到了自己手上還是有點籌碼的。事在人為,先和幕府談一談吧。

轉天一大早,阿爾考克便拍了電報給忠右衛門表示自己想要同幕府這邊商議一件大事,幕府這邊執政的大臣們,什麼時候有空?越快越好,事情很急。

收到了電報的忠右衛門下意識的心裡一緊,前頭才走了一個額爾金,這會子又來一個阿爾考克,這幫人滿腦子都是殺人放火,就想著建立一番殖民者的偉業,好在日不落帝國你揚名。額爾金因為攻占勘察加,外加擴大在日居留區,已經美滋滋的回倫敦了,這個阿爾考克莫非……

不會是清國吧!

出於樸素的個人感情,以及某種冥冥之中的不可抗力,忠右衛門是絕對不可能同意英國借調數千傳習隊出戰清國的。前頭因為安政大地震,把這個事情躲了過去,這回應該怎麼辦?

這幫洋鬼子就沒有一個安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