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建議更換新軍裝(2 / 2)

江戶旅人 穢多非人 3409 字 9個月前

眼下傳習隊要去印度,指望英印政府好好供給可能很難,還是幕府這邊儘量能帶的都給他們帶上,一開始攜帶肯定困難,等之後沒得用的時候就慶幸了。

至於說糧食什麼的,那倒不必太著急,印度的糧食產量挺大的,皇帝還不差餓兵呢,跟著去的阿爾考克會管好他們吃飯的。

“你挑個時候去和那個公使說說啊,一個月可不剩多少時間了。”助六和忠右衛門那是貧賤之交,沒啥不好說的。

“省得了,明日我就去橫濱。”忠右衛門答應。

“對了,那些英國教官還給了兩件成衣,說是按著做就行。”助六還夾著一個包袱,之前沒有掏出來。

不是紅色的呢,忠右衛門瞧了瞧,英國人其實也是知道變通的。鮮豔的軍服越來越不適合近代複雜多變的戰場情況,紅色也更容易令士兵和軍官成為對方神槍手的靶子。而且在印度穿戴厚重的紅色全套軍服,也過於炎熱了。

或許還有人說熊皮帽?是要熱死在印度的士兵嗎?哈哈哈哈哈哈……

可能眼前的常服不是新的,洗過不少次,甚至有可能是英軍教練團裡某人不要的那種,但是無所謂,瞧個樣品而已。

“英國人的意思是就照著他們的軍服做,方便辨認?”瞧了瞧那已經變成土黃色的衣服,忠右衛門問道。

“是了,那幾個英國軍官說做成一道的軍服,他們也好指揮。”助六把衣服又疊好,這玩意兒還得做樣品呢。

“可以。”

現在傳習隊的軍服,實際上還是某種四不像的軍服,士兵們換上單獨的長褲,不是長袴嗷。上衣方麵,裡麵的內衣自不去提,就是普通的白色裡衣,一年到頭不換的。外套則是一開始荷蘭人建議的單排扣外套,分夏裝冬裝。

但是後來說這樣不美觀,於是又給所有士兵配發了羽織。羽織上麵繡著傳習隊的大名,軍官的羽織上麵還允許繡自己的家紋。平時很多人不穿戴單排扣的外套,而是披掛羽織出門。

待遇好,薪資高,同時上升渠道也不窄,已經有不少人被拔入旗本禦家人行列的傳習隊,在江戶的名聲已經變了。從當年人憎鬼嫌,隻以為抓小男孩和好看男人去填洋鬼子炮眼兒的那一套,轉變成了入伍當兵吃皇糧,乃是上進好路子的一套。

是以平時放假的時候,傳習隊的士兵喜歡穿繡著傳習隊名號的羽織,招搖過市。

確實得好好的設計一套軍服出來了,讓傳習隊的士兵換上規整的,統一的,同時還比較帥氣的軍服,這樣對於提振部隊士氣,培養士兵榮譽感也是有好處的。

得了,去一趟橫濱,和阿爾考克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讓他把剩下一萬四千人的軍裝錢也給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