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的話,試著建造數百噸的小型淺水炮艦。
當年抵抗英美聯軍,若是幕府有那麼十幾條淺水炮艦,正當浦賀同富津洋麵之間,那麼美國人的軍艦,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攻破富津炮台,進而擊敗幕府軍的。
從那時起,忠右衛門就確定,即使幕府不發展大規模的海軍,但是這種配合炮台守備的淺水重炮艇,還是非常必須的。最好直接在江戶灣內布置那麼十幾條,將來若是戰事再起,便可堵截住整條航道,保障江戶安全。
受此重任的橫濱造船廠,在經曆了草創期的艱難之後,現在已經積累了不少建造數百噸船隻的經驗。又有從英國留學歸國的大學生技術支持,建造小型軍艦的難度大大下降。而且接了那麼多郵船會社的訂單,本身還積累了一點點資金,能夠設立獎勵製度了呢。
彼時忠右衛門還是海軍奉行並,對橫濱造船廠提出了鐵肋木殼,船小炮大的設計要求。考慮到協防浦賀和富津炮台的要求,忠右衛門直接向英國訂購了阿姆斯特朗前裝線膛炮。
阿姆斯特朗110磅(7英寸180毫米)重炮,1855年設計出圖,真實口徑177.8毫米,可發射彈頭重量90-109磅(40-50千克)的炮彈。炮管長2.527米,炮口初速340米秒,有效射程3200米。
對於如今的木殼船,有絕對足夠的殺傷力。就算是法國人現在正在製造的“光榮號”鐵甲艦,也未必能夠抗住這樣重炮的連續轟擊。畢竟光榮號還隻是在船殼上覆鐵板罷了,隻是鐵甲艦的初級版。
可裝載這樣的大炮,就使得炮艇出現了很多大問題。包括安裝蒸汽機之後,航速也不超過7節,幾乎沒有抵禦風浪的能力,適航性極差。也不能夠進行什麼遠洋航行,可能一輩子都得呆在風平浪靜的江戶灣當中。
早期的設計方案出來以後,船廠的一幫人直接就否決了,根本不拿給忠右衛門看。唉,這個事情怎麼說呢……
國家積貧積弱,好容易有了些撥款,開始設計建造屬於幕府的軍艦。目睹了英米鬼畜在自己國家的領土上橫行無忌,以堅船利炮威逼君上,這些幕臣,同時也是有誌之士,心中的那種憋屈,實在是難以克製。
從洋人那裡學得了文武才藝,正是要報效將軍的時候,自然希望這個船能抗能打,能衝能跑,最好是能夠單挑四千噸英米大戰艦。
這可能嗎?想想也不可能啊!
知道勝海舟應該不是什麼廢物的忠右衛門很疑惑,為什麼設計稿的初稿,到現在都沒有辦法交上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直到他親自去了船廠過問之後,才知道這幫人心氣太高了,希望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幾經廢稿,這才導致始終交不出來。
於是忠右衛門立刻拍板,設計建造了現在的船台上的淺水炮艦。正常造船當然沒有任何問題,忠右衛門隻修改了設計稿一處地方。不要再使用車輪漿片,而是使用螺旋槳推動整條炮艇。
技術上肯定有難題,但是難題也不是那麼大。1843年,美國海軍就建造了第一艘螺旋槳船“浦林西登”號,它是由艦長愛列鬆設計,在愛列鬆的積極推廣下,美國相續建造了41艘民用螺旋槳船,最大的排水量達2000噸。
此時正在建造的“大東方”號裝有世界上最大的螺旋槳,它的直徑有7.3米,重量達36噸,轉速每分種50轉。在歐美,螺旋槳的技術實際上已經成熟,並且螺旋槳的推進效率已經接近甚至超越明輪,具有許多明輪無法競爭的優點,明輪這玩意兒正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