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仿效英國,建立上下兩院,上院安置顢頇無能的諸侯公卿,注意了嗷,是部分公卿也在內。給以虛名和一定的爵祿,同時給出部分看似非常高大上的權力。
包括什麼全國最高司法審判機關和終審機關(但頭頂上還有個德川將軍),以及對下院的議案,有兩年的延宕權等等。反正就是高帽子一戴,各位老爺們好好上天。
至於下院,則通過有限製要求的選舉,將中下級武士、豪農豪商、浪士町人中有野心的那一部分籠絡進來,給予他們能夠參政議政的機會,讓他們以為自己成為了國家的主人,高興萬分。
甚至連選舉的條件,吉田鬆陰都已經想好了。每年繳納年貢米三十石以上,或者繳納金三十兩以上的人,才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則大幅提高到三百石或者三百兩,事實上將一般人給屏蔽到了所謂的選舉之外。
這個標準掐的也非常的準,既能夠把絕大多數的有產階級納入選舉之中,又能夠讓他們選出的代表,事實上就是現在幕府和諸侯統治的代表。
什麼意思?比如幕府或者諸侯設置在地方農村上麵的大莊屋,在以前就是主管這一地區的包稅人,等開了選舉,全區隻有他一個人有被選舉權,還是他擔任地方議員。原來怎樣,現在還是這樣。
但這硬是不同!
因為以前是憑借幕府或者諸侯的強權任命的,現在不同啦,是選區內的選舉人們用選票一票一票投出來的。絕大多數人會瞬間變成這種製度的鐵杆擁躉,搖身一變成為穩健的保守派,進而維護起當下的統治來。
英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早期的所謂普選時,選舉權隻有部分有錢人有。英國的工人階級反複鬥爭,要求獲得選舉權,最終他們的鬥爭獲得了勝利,選舉權擴大到了城鎮內的產業工人群體。
原本最具有鬥爭性的工人群體好像就變了一個性似的,成為了資本主義製度最堅定的擁護者,甚至開始排斥激進分子,部分人連工產主義都不接受,認為那是煽動工人階級的騙術。
就是這麼奇妙,一張事實上幾乎沒有太大作用的選票,畢竟被選舉人就那麼幾個,選來選去還是舊利益的代表,卻能夠得到廣大新興工人階級的擁護和喜愛。
整個收買的過程一氣嗬成,毫無阻礙!
至於吉田鬆陰本人能夠在其中得到什麼?他都已經進化到思想家了,這些塵世間的庸名俗利,就已經不在他的耳目之中啦。人家有了更高大的追求,保不齊就是做日本王國民主憲政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將來王國召開國會,國會大廈前麵立著的就是他本人的雕像,那場麵,比掙你們那三瓜倆棗的要令人心曠神怡的多。
要不說人家在曆史上留名了呢,這追求就和咱們不同的。
忠右衛門聽他說完,也大概了解到了吉田鬆陰的想法和思路。他肯定也已經全麵的思考了現在整個日本的情形。不然不可能把各方麵的需求都顧及到,但還有一個問題,而且是很棘手的大問題。
“鬆陰,那我問你,若要行選舉,就得全國歸一,諸侯豈肯納地削藩?”,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