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貴族院肇基之始(1 / 2)

江戶旅人 穢多非人 3616 字 9個月前

自然的,忠右衛門這麼做,肯定還是有諸侯看得明白的。但是說句實在話,這年頭幾乎所有的諸侯,都在試圖甩包袱。

滿天下的諸侯,除了極個彆以外,大部分的財政情況都非常糟糕。現在雖然有生絲生意, 可是這也不過就是給他們多續一口罷了。而且生絲生意,其主要的目的,除了給幕府創收之外,更主要的是為了安置農村閒餘人口。

在農村養一天蠶,就有一天飯吃,那麼一般的老百姓, 就不會去想其他的東西。一門心思都在養蠶上, 以蠶繭換米吃飯。總比去造反殺頭強吧, 諸位說是不是。

隻要參勤交代這個無底洞還在,那些沒有改革藩政的諸侯,就不會有更多的錢,去養活自己的武士。所以江戶時代早期,要是有武士脫藩,那麼諸侯恨不得下達天下追殺令,到處捕拿。而現在的諸侯,若是聽說有武士脫藩跑路了,甚至心裡麵還暗喜呢。

少一個武士,就等於少出一份俸祿。彆感覺十石二十石的少。譬如很多人熟悉的上杉鷹山,他一年的開銷花費,也不過就是黃金一千五百兩罷了。少幾十個武士,一位十五萬石大大名的花銷,就多出來啦。

所以說,除了極少數心明眼亮的諸侯之外,其他的諸侯,聽到忠右衛門以出役的方式, 雇傭鐵道沿線的武士之後。不僅沒有一點兒的不滿,也不覺得這是在動搖他們藩領內的根基, 甚至還認為這是將軍様的善政。

謝天謝地,將軍様終於開眼啦。給了他們一個甩包袱的機會,讓他們的藩財政,多少能夠再省下一點錢。

至於等到之後忠右衛門開始給那些諸藩的武士發放補貼(至於這玩意兒到底叫仕事手當,還是勤務手當,咱們就不討論了好吧,一律叫津貼算求)之後,他們會不會在藩內削減那些出役武士的俸祿,那就是後話了。

忠右衛門巴不得他們一時間想不開,直接削除了自己派出的那些武士的俸祿呢。到時候這幫人還不是感恩戴德,直接跪倒在忠右衛門的腳下,一心擁護我德川幕府?

“至於山陽鐵道乾線沿途所需土地,爾等須派員協助鐵道會社之員弁,迅速征地!”鬆平齊宣見沒有人反駁派員出役的事情,便繼續吩咐道。

以前修建東海道鐵路乾線,因為途徑的東海道和畿內地方,不是天領, 就是親藩和譜代,加上鐵道實際上是沿著原本的東海道街道鋪設的。所以幾乎談不上什麼征地工作,親藩譜代們還不是將軍招呼一聲, 就立刻聽命的。

天領就更彆說了,作為將軍家的直領,所有的土地實際上都是將軍的。將軍有權征調這塊土地,然後把你改封到其他地方。

又不是大麵積的改封,隻是改封那麼幾個人罷了,能有什麼反對的聲浪?所以征地工作非常的順利,基本上就是沿線勘測結束之後,便立刻進行施工。一邊施工,一邊征地,快的很。

大概這也算是封建政權的某種“好處”吧,根本不承認什麼私人財產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將軍看上了你家的,你就得讓出來。

再想想後世東京建機場,好家夥,那鬨得,就差葛明了。機場周邊村民那個戰鬥力,絕對保持了戰國時代一揆眾的頂級水平,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今修建山陽道乾線,從神戶一路修到下關,這是預定好的。沿途幾乎全都是外樣藩國,隻有少少的幾個譜代和親藩,所以鬆平齊宣得給他們打預防針,讓他們都派人回領內督促。彆鐵道都鋪設過來了,你那邊還在吵。

穀糚

對了,插一句閒話,鐵道從神戶出發,第一個大站就是明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