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淩雲號駛入橫濱港時,一條懸掛著美利堅星條旗的美**艦懷俄明號,也緩緩駛入了橫濱港。
恩,美國人還在用蒸汽明輪帆船,有點落後了。
鍋島直正帶著進獻給忠右衛門的大炮和機床,就一路往江戶奔。而懷俄明號上麵下來的,則是美利堅合眾國派往德川幕府的第二任駐日公使羅伯特·普魯恩(Robert·H·Pruyn)。
紐約州奧爾巴尼地方出身,先任州眾議院議員,還擔任過一屆議長。也被任命過州民兵的準將,是紐約當地一個非常有名望、曆史悠久的荷蘭裔望族子弟。
至於他為什麼來日本擔任公使呢?
原因有二,一則他是前任紐約州長,現任美國國務卿的蘇沃德(William·Henry·Seward,1801年5月16日-1872年10月10日)的好朋友,而且也是他的支持者之一。
本著美利堅上位之後,互相援引,投桃報李的從政原則。蘇沃德既然擔任了國務卿,開始主管美利堅的外交事務,那麼自然的,那些駐外的使節肥差,肯定要先緊著自己的親信和支持者們安排。
二則是普魯恩窮了,就是字麵意思上窮。他是個律師,也是個政客,但不是一個好商人和管理者。家族裡麵遺留給他的那點家產,在從事政治活動之後,快速的消耗。
當得知駐日公使有各種各樣的好處之後,普魯恩個人也比較積極,於是他便被林肯總統任命為駐日公使。
本次前來,主要任務有兩個。第一個那就不必說了,從日本訂購能夠訂購到的一切合用的武器裝備,用以武裝北軍。
大夥兒都知道的,南軍驍勇善戰,尤其是裡麵有許多美墨戰爭從征的老兵。而北軍幾乎沒有什麼熟練的士兵,一切都要從頭再來。偏偏南軍的戴維斯總統在開戰之前,將聯邦政府的大量資金和武備都轉移到了南方。
所以在戰爭的早期,掌握主動權的是南軍。人力資源以及生產能力,實際上都比較占優的北軍,反而因為準備不足,而處處受限。
為了儘快的武裝起數十萬大軍,林肯總統一方麵要求北方企業加緊生產,一方麵也派出使節,向世界各國求購合用的武器裝備。是以普魯恩必須想儘一切辦法,在日本為北軍購置武器裝備,並且立刻送往美國,供應北軍。
第二個任務就是大夥兒都知道得了,夏威夷方麵的美國人向聯邦政府報告了幕府和夏威夷之間的情況。對於德川幕府突然軍援夏威夷王國,並且協助夏威夷人建立海軍,修建醫院和疾病研究所,甚至購買土地,建立捕鯨港口的事件,表現出了相當的關切。
隻不過這事是小事,蘇沃德國務卿在普魯恩臨行前,還是囑咐了的。夏威夷彈丸之島,無關痛癢。先把幕府穩住,給北軍拉回大把大把的武器,還有成噸的紅銅才是大事。
沒有槍和鑄造大炮的紅銅,北軍敗了,那就什麼都沒了。
橫濱港內自然是有英國派遣的人員的,見到美**艦靠港,當即派人來問。一問之下,得知是美國公使,便立刻代普魯恩通知美國使館和幕府的橫濱城代。當然啦,自家的英國公使阿禮國也是需要告知的。列強本身有競爭,可是在欺壓小國和弱國時,那就是步調一致的。既然美國公使來了,肯定要先聯係一下,結好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