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工的模式早就已經熟練了,幕府開發蝦夷和樺太,就是簽訂合同,招募兩年的短期工去開拓的。雖然早期的條件確實是相當艱苦,但是幕府的工錢給到位了。
如今的老百姓,一點兒不怕吃苦的。對他們而言,吃苦算什麼,隻要能夠掙到錢那就得了。於是許多人就把自己的合約改成了五年長約,因為五年長約的工錢更高一點,而且他們在蝦夷和樺太掙了錢,才能回家買地蓋房娶老婆啊。
許多貧苦農村的年輕男子就是這樣踏上了開發蝦夷和樺太的道路,現在有部分都在北方紮根下來了。畢竟幕府規定你願意留在蝦夷,直接撥給你五十畝地,還頭三年完全免稅。
有了這個成功的經驗在,招募去往拉包爾的民工,不算是難事,主要缺的也就是這麼一個起步資金嘛。
況且先找人,把拉包爾這個沿海的紅樹林灘塗地區給平整出來,後續才能夠發展建設,甚至開拓繁榮啊。
早期要不了多少人,先去給幾百人就行了。德川興業選幾個老實肯乾的職員帶隊,給他們帶足了糧食,剩下一切好說。
對了,說到這個,忠右衛門記得後來今村均在拉包爾大開荒,水稻似乎很難在拉包爾存活。隻有旱稻可以種植,所以日軍基本上都是種的旱稻。
除了旱稻之外,就隻能種植木薯和紅薯了。這是個大事,得提前囑咐一聲。反正日本也有不少地方種的就是旱稻,種植技術還可以,就是產量低唄。產量低不是什麼難事,那地方荒無人煙,廣種薄收就是了。
等到地方開拓出來,忠右衛門算算時間,差不多太平軍也要完蛋了。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被賣去了智利做礦工。他們不出海不行,清朝廷追殺的厲害。
橫豎要走,不如就想辦法把他們全部包買去拉包爾。去拉包爾總比去智利的黑礦山要強,而且還有將來回國的希望不是。
最後的最後,既然展開了新幾內亞殖民地的開發,幕府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在呂宋的馬尼拉等地設置中轉站和貿易站了。等到中轉站、貿易站建設好,之後肯定會有日裔移民緩慢,但有力的遷移去馬尼拉等地。
哼哼……
隻要有人在是吧,那後麵的事情就一切都好辦了。找個借口什麼的,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嘛。到時候設法使英法不插手,那麼就是幕府單獨對呂宋的西班牙軍隊。憑借幕府的實力,打打彆人可能還不太夠,打打呂宋的西軍,那還是輕而易舉的。
順道還可以把馬裡亞納群島的威克島,另外還有關島都給奪了,使得德川幕府海軍的觸角,深入西太平洋地區,建立一個相對完善嚴密的島嶼體係。
嗐,想想是挺美好的嗷,不過現在還是先行招募貧民,去把荒無人煙的新不列顛島拉包爾城給建立起來再說吧。好高騖遠什麼的是吧,沒有好處的,咱們一步一步來。
------題外話------
兄弟們,拔了一顆阻生齒。好家夥,那疼了我一宿。整個人都浮了,今兒先對付一章,明天不一定有嗷。,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