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明天皇命令天下諸侯上洛的禦旨,再次發出,這一次的措辭就遠比上一次要嚴厲了許多。甚至讓部分諸侯認為,這就是要在天皇家和將軍家之間,進行某種程度上的最終抉擇了。
江戶內外,人心紛亂。
但是幕府參勤交代的規矩不會因此而變化,諸侯到了四月間,自然而然的就應該離開江戶,回到國內治理國政。幕府既然以天下二百多年的成例說事,那麼參勤交代的成例,肯定也得維持下去。
況且江戶這邊,也沒有什麼阻攔諸侯離開江戶的理由。是將軍死了,大夥兒要來儘孝?還是將軍準備退位,要大夥兒來恭賀新任將軍?
沒事?那我可就走了嗷。
幕府在乾嘛?幕府當然是在“慌亂”之中啊。突然被孝明天皇剝奪了代為統治天下的權力,你難道不慌不亂?
笑話了,正常是個人也得慌亂啊。忠右衛門一定得表現出慌亂的模樣,甚至像是病急亂投醫一般的,喊出要讓孝明天皇退位讓國的話。然後又配合所謂的“公武合體”謠言,混淆視聽,弄出幕府上下開始出現嚴重意見不同的情形啊。
我要是沉著冷靜,迅速調集兵馬,開赴京都,武力勸退,哪個刺頭肯跳出來?
不把刺頭都削平剃掉,將來繼續留著大炸彈在後麵等著他埋伏我?
所以幕府現在不僅亂,而且要非常亂,但也要亂的像那麼一回事。如何體現幕府中樞的搖擺不定呢?很簡單的,之前調動去駿府城的部隊,又撤回了江戶城。
但是歇了一天,又換了一支部隊,這次號稱要去名古屋暫時駐紮。名古屋就在以前的那古野城嘛,是當年織田信長控厄尾張下四郡的要地,也是畿內進入東海道的門戶。守住名古屋,自然就等於守住了東海道。
再者名古屋距離京都更近,坐火車三四個小時就能到,隨時能夠進入京都,方便幕府操作是不是。
日本橋火車總站因為連日的調動兵馬,出現了非常大的混亂。
這一切都被諸侯們看在了眼裡,並且各有謀算。包括幕府公開監視的毛利敬親和毛利元德父子,在江戶交代一年之後,毛利敬親也被允許回到長州藩。
可是欲行大事,把自己的繼承人和數百上千名家臣都留在江戶,就有些難辦了。家臣目標小,還好說,毛利元德那在幕府掛著號呢,肯定跑不了。
怎麼辦?
之前藩內已經傳了信來,此番幕府昏招迭出,正是擁天皇以立憲的大好時機。藩內兵馬整備,諸軍士氣高昂,完全不遜色於幕府的傳習隊。況且以有備戰無備,同時其他的諸侯也添勢加入的話,此戰極易。
毛利敬親也不完全是什麼廢物點心,他知道一人力寡,二人力強的道理。幕府秋狩時,傳習隊嚴整的隊列,高昂的士氣,給他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長州藩的部隊武器應該不遜於幕府,可是操練就要差上一些,主要是沒有見過血,戰場經驗為零,這一點不如幕府。
於是江戶城下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