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建立在世界邏輯和環境邏輯的基礎上的。
是先有了世界環境,才有了必須依附世界邏輯而才能出現與降生的活體生靈。
所以割離開來世界環境純看個體感情的想法本就是不可實現的偽命題。
隻是因著攻略某一個體生靈的行為有那明確的個體存在可以做為錨點。
才讓本該充滿迷茫和迷霧的生靈追求真理之路變得有了一個明確可見的終點可以為定心丸、有了模樣清晰的最終路標為指導方向。
而這提前揭曉答案的不應該讓錯覺滋生。
讓無知這一本該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被慢慢剔除掉的生靈身上的缺點不僅沒有被剔除,反而刺激了其蓬勃的生長。
本不該出現在某一時刻的現象會帶來不詳的因果。
哪怕那錯位的錨點給迷茫痛苦的生靈帶來了解決迷茫的動力和安撫痛苦的解藥,也還是害命的。
……
生靈就是要經曆磕磕絆絆的大小挫折才能得到成長。
在經曆了成長和慢慢摸索後,生靈才能得到承受得住真相的能力。
而提早錨點的出現打破了那份成長,揠苗助長地過分開拓了心性尚且不成熟者的依賴和功利之心。
使之浮躁,使之急功近利。
實際上,那自以為的是救贖、和因目標太過清晰可見仿佛可以觸及而產生的“夠得到”的心理。
——不過都是錯覺。
也隻有以自我為中心又從未受過太大挫折的無知孩童,和雖然年紀成年多載但也沒有經曆太多磋磨的心靈上的孩子,才會有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才會幻想著隻要騎上白馬拿上寶劍,自己就是這世間最尊貴的王子。
能夠縱著白馬馳騁平原穿過森林,璀璨奪目地走向自己的王宮。
……可其實勇士是曆經滄桑的,旅行是風餐露宿艱苦異常的。
王者的城堡也需要建立在鮮血與屍山之上,這世間本就沒有輕鬆。
那因為無知才產生的虛幻泡影是一戳即碎的。
那夢太輕浮,太過簡單化了世間的一切自然與現實,沒有實乾。
曾經也有太多非科班野路子出身的情修因為不夠清醒,而乾過這種想當然的蠢事。
從上古時期到朱三界時期裡,鬨出笑話的半道出家類情修可不少。
在上古時期裡,除了神族這一最強和人族這一最弱兩個物種外,之間還夾雜著很多各有特色的其他物種。
那些其他物種比不上神族高等,又還比人族強上那麼些許力智所以不太好控製。
所以這群夾在中間的物種在情道上既不能保持神族那樣的:出錯才是稀奇的準完美狀態。
也不能做到像人族那樣輕鬆被控製一生反而麻木到了無痛苦的愚到極致的自我催眠狀態。
這做學問最忌半瓶子水。就是那種懂了一點但不完全懂的生物,才最容易產生輕率和自以為是。
從而因著這份自以為是做出和他們看不上的人族一樣愚蠢的傻事。
……
上古時期裡的這些夾在中間的其他種族,常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