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問辛一米六的身高,和九十多斤的體重來說,這個洞口可謂是十分寬敞了。
而洞內的空間就更妙了,像是一個硬生生從石壁上掏出來的一個石室,而且還是一個有人居住過,被廢棄的石室。
依據就是,一進洞內,就能看見中間一堆篝火殘餘的痕跡。
不過以這會兒洞內灰塵覆蓋的程度,之前居住過的人應該已經離開有一段日子了。
問辛繼續往洞內查看,發現這就是一間石室!
石室整體大概是一個長六寬四、高三米左右的橢圓形空間。
左邊貼牆有一條高五六十公分,一米五寬的石床。
石床是順著左邊的牆壁上鑿出來的一整條,連接處都是一體的。
石床的長度跟石室的寬是一樣的,都是四米左右。除了可以當床,還有很富裕的空間放置雜物。
床到洞口還有兩米左右的活動空間。
而石室右邊的空間則要窄一些,還不到左邊的一半寬。
右邊貼牆部分,一樣沿著牆體鑿了一條。不過高度得將近一米,寬度則隻在五十公分左右。
這邊明顯是做桌子用的,距離洞口,也有將近一米的活動空間。
整個石洞還是很空很大的。
就是除了篝火燒剩下的幾節木柴,這間石室就沒其他生活痕跡和雜物留下了,屬於是字麵版的家徒四壁了。
不對,認真來說,昨晚問辛自己搭的那個,才能稱之為“四壁”吧?
畢竟這個好歹還有個頂。
不過問辛對此還是挺滿意的。
她倒是很想把石床和石桌上的灰塵都清一清,但是手上沒有合適的工具,也隻能暫時作罷。
而且因為身上物資過少,又有倉庫隨身,她連布置房間的必要都沒有。
溜達了兩圈,問辛還是走了出來,準備先把周邊環境摸一遍。
這次就不像是之前趕路那樣,一路隻大概瞄一眼就過,而是打算仔細檢查。當然,主要是找一找有沒有可以吃的東西。
然後還得琢磨下,那河灘裡的水能不能想辦法過濾一下。
問辛平常喝水不多,哪怕就倉庫裡這點水,都夠她喝一陣子了。
問題是生活用水。
穿來這兩天,天氣已經算涼爽的了。但是她兩天走這麼久的路,身上免不了會出點汗。
她這會兒其實就已經感覺頭有點兒油,還有點癢了。
今天也不洗,尚且還在忍受範圍內。但是到明天,恐怕就真的撐不住了。
認真說起來,目前研究過濾水的重要程度,甚至還在找食物之上!
問辛站在洞口,也算登高望遠的朝外麵掃視了一圈。
這片河灘看著是由周邊山溪彙聚而成的,而且像是河流的源頭地段。
站在洞口往外看的方向,河流是從右向左流,把這邊山脈和對麵樹林切成兩半。
考慮到水流可能把她之前看到的那些泡沫往下遊衝去,問辛決定先往上遊去,看看那邊的水質狀況。
順便在沿途的草灘上找一找。
即便沒有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