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就從她的家裡拿出一碗剩粥來,幫韓思桐把玉米麵兒和好了,才開始做玉米麵窩頭。
李嬸想當然的認為每個家庭裡肯定舍不得讓孩子禍害這些珍貴的糧食,所以說這孩子不會做飯很正常。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美好的誤會。
這說是李嬸教韓思桐怎麼做這窩頭不如說是李嬸幫韓思桐把這玉米麵都給做成窩頭了。
甚至在韓思桐這建議下把那用白薯乾磨成的麵兒,混進這個玉米麵兒裡,都是做成的兩摻的窩頭
李嬸原本是想在這裡摻一些糠,可韓思桐表示自己每頓吃的都很少。
李嬸也就沒有太過堅持。
雖然說這個年代的人飯量都很大,但李嬸看著韓思桐這瘦小乾枯,平時吃飯也都吃得很少的樣子。
(這自然是給人看她吃的飯很少,也就覺得沒有必要。)
更何況就糠那種東西,誰吃了誰也覺得不舒服。
不過倒是把一些乾菜給剁碎了,摻進窩頭裡,甚至還放了一些鹽,那個味道倒是很不錯的
也幸虧現在天氣寒冷,這個做熟的吃食你要放好了,可以放很久的。
更何況現在的房子都漏風,你隻要把這吃的東西放在房梁的高處,離門的近的地方。可以放很久都不會壞的。
………………………………
“媽,您看這玩意兒是人參嗎?”
李嬸回家之後把韓思桐送給她的那個小人參拿了出來
“嗬!這算什麼人參呀?要說算的話,算得上是菜參還差不多。
以前就有些有錢的人家,讓人家弄些人參的籽兒種在地裡,就跟種菜一樣種著,這種人參和那種野山參是不一樣的。
而我看就這個,最多也就是種了個月的樣子。
這吃了也沒什麼大用,但要平時咱們家裡吃飯的時候熬些湯倒是挺好的?
不過就這個明顯保存的也不是很好,倒好,在沒有放壞,藥性卻流了很多。
你就炒菜熬湯的時候放進裡,大家身體還能熱乎點也行。”
李嬸的婆婆李奶奶倒是個火眼金睛的,她帶上自己的老花鏡,細細的研究了一會兒說道
“我說那丫頭怎麼這麼走運,兩毛錢就買了好幾個,原來原本就是不值錢的玩意。”
李嬸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要說兩毛錢買幾個,那也算便宜了,現在這人吃都吃不飽,哪有人還用這玩意兒補養身體呢!
不然的話要說兩毛錢買幾個還真的沒人會賣的。
不過那丫頭運氣也不錯,我這老婆子估計沒準那丫頭是餓極了,把這玩意兒當乾蘿卜買回來的呢!
不過也就是比這蘿卜補身體的效果會好點兒罷了!”
李奶奶想到這對門兒小丫頭韓思桐那平時要麼一副小人精的樣子,要不迷糊的不行的樣子,不由的笑了。
“不過你這孩子也是,你要人家小丫頭的這種東西做什麼?”
“媽,這哪裡是我要的呀,這是那小丫頭硬要塞給我的。
還說什麼我要不要,她就生氣了,還說以後就不好意思找我幫忙了。”
李嬸說起這苦笑起來。
李奶奶聞言卻不由欣慰的點點。
“媳婦啊,韓思桐這孩子還不錯,是個懂得感恩的。”
“我昨天聽那文丫頭說,韓思桐這小丫頭給報社投了篇稿,還得了兩塊錢呢!
你彆現在她看著乾乾巴巴跟個燒柴火棍似的,沒準過些年這丫頭還興出息了呢!
這人啊,要有點兒才華運到就好,能起來的情況下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