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嬸,你這麼快就吃完啦?”這書複雜看的不快,但也不是很慢。
“是呀,姑娘是要現在學嗎?需不需要午睡一下?”張嬸貼心的問道。
“不用了,就現在吧,我先去換身衣服,張嬸等我片刻。”唐砂語畢掩門進了屋,很快換了身利索點的衣服。
然後和張嬸去了廚房。
廚房已經被打掃乾淨了,灶孔裡的還散發著熱氣,比外麵暖和些。
張嬸一進廚房,就拿出了一塊木板,然後準備工具,點火燒水。
“姑娘幫我拿下那個櫃子裡的老麵吧。”正在燒水的張嬸指著一個櫃子道。
唐砂走到櫃子前,打開櫃子。她以前也沒做過這種東西。連老麵是什麼她都不清楚。
左看右看,隻發現了一個盆子,裡麵裝了一塊麵團。
“張嬸,是這個嗎?”唐砂給張嬸看了眼盆子。
“是那個。”張嬸答道。
唐砂關上櫃子,把老麵放到木板旁邊。
然後問道:“張嬸,這個老麵是做何用的?”看起來不是新鮮揉的麵團。
術業有專攻,唐砂的提問激起了張嬸的熱情:“其實大家做包子的方法都差不多,可是做出來的味道卻是不一樣的。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塊就是發麵。這老麵就是用來發麵的東西。一般這麵團要放很久才會自己發麵。有了這老麵,就要不了多久了。就和釀酒的時候加的酒曲一樣。”
“這老麵加了什麼東西嗎?”唐砂知道,這古代是沒有酵母這一說法的。
“哪加什麼東西呀,這就是一般的麵團放久些罷了。”張嬸笑道。
唐砂點點頭,其實也是一知半解的。不重要,學會就好了。
張嬸又接著道:“我剛才說哪來著?哦,這發麵除了控製好這老麵的份量,水的溫熱,和麵的力道,時間,包子餡,蒸包子時候的火候都有講究。要說這包子做的味道最好的,莫過於太學包子了。有幸得過一個公子的饋贈,那味道老身一輩子都忘不了呀。”
太學包子唐砂在書上見到過,是專門用於太學學生獎賞的,可見珍貴。
“若有機會,一定品嘗一番。”
水差不多燒好了,打了一個盆子的水在一旁涼著。
張嬸洗了手,從欄子裡取了些蔥。有拿了一塊剛才做飯沒用完的豬肉。
皇城的人一般不食用豬肉,覺得廉價。更多的是羊肉和牛肉。
唐砂就在一旁仔仔細細的看著張嬸的一舉一動。從切蔥,剁肉,到調醬。
等餡調好後,就開始和麵,張嬸一邊叮囑道用量,一邊實踐。
和好麵,就等著發麵。大約過了兩刻鐘,就聞到一股糯米酒的味道。
“聞到這個酒香了嗎?麵發好了就是這個味道。”張嬸道。
唐砂點點頭,她學習能力也是極好的,一點就通。暗自把這些都記下。
然後就是切麵,擀麵,包餡。這個環節唐砂倒是可以參與了。
看著唐砂切麵擀麵的流暢動作,切出來長麵塊幾乎一樣大小,手十分穩。她都在懷疑這不是她第一次做這樣的事。
唐砂學那麼多年武也不是隻會拳法棍法,刀法也跟著師兄們學了一點皮毛。
切麵這種簡單的操作,確實難不倒人。
最後就是把包子裝進籠子裡蒸,大概有一刻鐘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