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北方戰場(2 / 2)

短短一杯茶不到的時間,居然又損失了一成,看來對方來得人數不少。

自己五萬大軍,再這樣打下去豈不是都要折在這裡。

對於戚年這邊的震怒,陳國這邊確實迎來了希望。

沒錯,就是剛剛,李賀親自領了五萬人支援次京。

打開城門,直接開始了正麵廝殺,叛軍節節敗退,一時之間居然有些亂了敵方軍心。

叛軍那邊倒是反應很快,直接開始撤退。

戰場不到一刻鐘,便停歇了下來,隻剩下了一堆屍骨殘肢。

“將軍可要追擊?”李賀身旁的副將詢問。

“窮寇莫追,收拾戰場。”李賀下達命令。

“是!”副將點頭。然後回身對著後麵的將士們喊道:“收拾戰場!”

李賀帶兵出征,葉辰封了李賀驃騎將軍,從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葉懸淵的副將。

解貴平帶領其他人去了沿線其他城池援助,沒能和李賀在一起。

李賀很清楚的知道,現在北方基本但都是李雲的勢力範圍。

李雲八十萬大軍,若是他們往北追去,怕是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伏擊。

駐守次京城原本的將軍身中三箭,但一聲不吭,直接被帶下去治療了。

李賀也是回了城中,去找了本城的人了解情況。

“對方將領是誰?”李賀問次京城謀士許遠道。

“回將軍,叛軍首領是戚年。”

戚年?這就不太好辦了。

李賀常年在南方,雖然沒有和戚年有過什麼交集,但是也挺過一些他的傳說。此人睚眥必報,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更主要的是,他在兵法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武功高強。這次自己讓他損失了那麼多人,想來他也不會善罷甘休。

不過也無所謂了,現在本來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

“你們守了多久?”李賀繼續問道。

“已經半個月了,他們不斷有軍隊援助,而我們軍隊吃緊,原本的六萬大軍,到現在不過三成。”許遠恭敬道。

“你對戚年有多少了解?”李賀不是個剛愎自用的人,自己初來乍到,自然不如這些謀士了解得多。

“戚年攻城一般節奏快,時間不定,但間隔不會太久。相信他很快就會進行下一輪進攻。”許遠根據自己半個月觀察出的規律道。

李賀不由得多看了許遠幾眼,看來朝廷這一年多來招的謀士都不是吃素的。能被派守到次京這種重要城池的本事更是不容小覷。

“你可有何應對策略?”李賀直接詢問起了許遠的意見。當然其實他自己心裡已經隱隱有了自己的想法。

從這麼簡簡單單的幾句交談,許遠就大致了解了眼前這個李賀將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確實是有大將之才,不剛愎自用,不輕敵。

在許遠以往的認知中,南方地形複雜,很少有這種大規模的拚殺出現。士兵的習慣應該都屬於保守派。

誰知今日李賀一來,直接開城門衝上前去和敵人廝殺在了一起。先不說這種做法對不對,直接說李賀本身吧。

吃了前鋒將,一般都將領都是在後方統籌全局,出謀劃策。誰知道這李賀一來,居然直接衝在了軍隊的最前方。

還有李賀手下的那些士兵似乎覺得一點都不奇怪。

更讓許遠驚奇的是,李賀手下這些士兵身體比北方的這些士兵更加強壯,反應靈活,不是那種逞匹夫之勇的人,在對戰的時候各有各的招式,看上去亂,實則井井有條。

許遠還真沒有見過這樣的軍隊,這就是戰王培養出來的軍隊嗎?

以前的許遠總覺得戰王也沒有他們說的那麼強大,一個讀書人下一個謀士自認為應該有自己的判斷。所以他一直以來都對戰王傳說中的那些事跡存疑,傳說誇大是一定的。

可是現在,許遠居然有一點相信了。

李賀今日沒有去追戚年的軍隊,說明不是莽夫。

張弛有度,察納雅言,難得一見的將才。

“私以為可以打消耗戰。”許遠其實很早之前就有這種想法,可是次京的糧草也缺,消耗戰確實打不起。

李賀一聽,心中一喜:“說來聽聽。”

得了李賀的允許,許遠自不再回避:“戚年後麵有大量的援軍不斷補充,可是後援部隊無論再多,總有用儘的一天。但我們軍隊不如對方龐大,我們消耗的速度肯定會比他們更快。每一個戰士的性命都是值得被重視的,所以一人換人對我們百害而無一利。吾所謂之消耗戰,非消耗人,而是糧。”

許遠說完看了看李賀的臉色,見李賀沒有什麼反應,繼續道:“雖然對方士兵支援快,可糧草這東西本來北方就不盛產,現在南方旱災眼中,北方糧草的來源更加緊張。原本在李將軍沒來之前,次京派不出人手去運輸糧草,可是現在不用,我們有足夠的人手在後方進行物資支援。

朝廷這一年來,囤積了大量的糧草,我們北方的軍隊本身數量不多,糧草的供應是足夠的。李雲八十萬大軍,糧草肯定一個大問題。

總之我們和他們就是他們人多,我們糧多。他們消耗我們的軍隊,我們就耗他們糧草,私以為這才是損失最小,收益最大的策略。”

其實從今天的第一仗開始,李賀就能察覺到對方士兵的戰鬥力比不上自己手下的這些受過專門係統全身訓練的士兵。

本打算把在南方的遊擊戰用到這裡來,時不時的去騷擾一下,然後撤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被動永遠都是不利的。他們休息的時候,自己這邊要打起精神,他們攻打的時候,自己這邊更要拿出精神。

士兵們是人不是神,這樣下去遲早要垮。所以居然無法改變自己的劣勢,就要讓對方也和他們在同一精神狀態下,也不至於拉大差距。

加之自己的士兵強大,打起仗來也不畏懼。

但許遠的這種消耗戰一提出來,李賀就改變主意了。

其實許遠這種策略有一定的道理。但他隻為了軍隊再考慮,百姓呢?

朝廷糧草的儲備是足夠的,可是這些糧草都被軍隊消耗了,那饑荒的百姓們如何是好?

李賀不知道北方這些人打仗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但是他知道,葉懸淵從來都告訴他們,他們打仗不僅僅是為了陳國的江山,陳國的天下,更多的是為了百姓。

即使有一天這些百姓不再是陳國人。所以葉懸淵打仗從來不會屠殺敵國的百姓,除非當那些人不再是百姓,而是敵軍的一員的時候。

李雲就不用,隻要攻打下來的城池,他的人勢必會屠殺一番。

這就引起了百姓的怨聲載道,百姓的恐慌,反抗。越是反抗,李雲就越有理由殺他們。

李雲這個人像是不在乎名聲了,完全是野獸一般的做法。

李賀隻為李雲手下那八十萬大軍感到惋惜。那群人現在已經沒有了退路,自從開始有叛軍假意投降,最後反戈一擊,損失慘重的之後,朝廷就不再接受降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