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蘭因硬著頭皮開始認真閱讀選項。
忽略一看就會步入中途死亡結局的B選項,她在AC之間糾結萬分,意念化身的鼠標上下波動,每次想要按下就又陷入下一波猶豫。
“噠”、紀蘭因最後還是選了C。
按照慣例,在主角思考時間裡,NPC會主動透露一些信息來說服主角,主線劇情是無法避免的,也就意味著,檢查身體這一事件必然會發生。
她現在的身份即使夠不到主角的門檻,也多少能算是個重要NPC,遊戲前期不會把針對表現得太明目張膽,要是玩家一開局就死了,也太不近人情。
隻要不是開局死的邊緣角色,並且成功規避開劇情殺,靠降低存在感活到最後也不成問題。
這次她成了最後一個選擇的人,選擇的結果還是讓她有些失望。
剛點下確認,身體就在無形大手的操縱下從床上爬起,點點頭,臉上寫滿平靜,一絲膽怯也無,淡淡道:“好,我會去的。請帶路吧。”
接受鐐銬束縛也仍雲淡風輕,還有閒心對獄警露出微笑,道聲很短的謝謝。
竟然是這種臨危不亂的冷淡人設嗎?
紀蘭因無聲歎了口氣。
她隻是穿著這具軀殼看“她”按照設定扮演的觀眾,在人物設定和自我設定中反複拉扯,充分體會到被完全截然不同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所左右的感覺究竟是如何,時間一長,紀蘭因真的會產生精神分裂的錯覺。
能做的隻有代替該角色作出選擇。
——她永遠不可能擁有“她”的過去和現在,何談未來。
隻持續了短短一會兒,不適感就到達了巔峰。
得到肯定答案,獄警從腰間解下一串鑰匙,揮舞著蒲扇大的手掌一把一把試過去,最後用一把格外大的金色鑰匙打開了柵欄,示意她快點出去。
紀蘭因多看了眼鑰匙的形狀。
牢房三麵都是牆壁,柵欄外怎麼望也隻看不見其他,一直無緣和她的其他獄友見麵,到現在唯一見過的活物,是眼前像座肉山的肥大獄警。
這也算是個加快厘清現狀與收集線索的好機會。
自動走到走廊裡,她才得以看清楚外界具體環境,不免有些吃驚。
從十一號牢房離開,沿著昏暗的通道向上走,兩麵被磚牆圍得密不透風,行至轉角處差點和水泥牆碰個正著。
還在疑惑,就被獄警帶著從牆邊豁然開朗的空隙中走過,那堵憑空出現的水泥牆,竟是十二號房的一部分。
再經過十三號房,紀蘭因腦中逐漸構建出A區監獄大致的牢房平麵圖。
不同於一般監獄相鄰或相隔的牢房分布,這所監獄采用的螺旋式從外到裡逐漸向下修建,越往上走道路空間越寬敞,也越長,腳下樓梯的起伏也肉眼可見變得平緩。
像個自帶旋轉階梯的倒置金字塔模型。
牢房所處的位置還不偏不倚靠著拐角處修建,怪不得她方才就感覺床板朝一邊傾斜的角度實在太大了。
為確保無法看見正對麵的獄友,每經曆一個拐角,牢房的朝向都會改變,因此能看到的隻有一麵牆。
在這種常年不見光的地方待久了,也難怪其他犯人滿臉都是麻木死意,她所在的十一號離地麵也不算太遠,空氣就如此渾濁稀薄,更何況那些居住在更下層的可憐囚犯。
紀蘭因還注意到,十二與十三號中的囚犯都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