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枯木老頭清楚的知道,在中國凡是有大江大河的地方,都會有好的風水。有好風水的地方,就會有古墓或者是金礦寶藏。
中國的很多大城市又同樣依水而建,比如黃河流域的有鄭州、濟南、西安、洛陽、太原、東營、蘭州;
而長江流域的大城市有成都、重慶、武漢、九江、蕪湖、南京、上海等等。
而這些城市無不是山清水秀,美景如畫,靈氣逼人,山環水抱。這不止是單單的巧合就能夠解釋清楚的吧。
枯木老頭雖然遠居島國,可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九菊一派密宗所傳承的一切,也與中國宗教文化道、儒、佛有關。
自從來到白洋澱以來,時值隆冬,天寒地凍。而製定的“鎖龍釘”計劃又遲遲不能動工,所謂鎖龍釘,就是建鎮魂塔的事情。
傍晚時分,憂心忡忡,焦慮不安的枯木老頭在小院內來回踱著步…
“上師,田中美子小姐邀請您去河邊觀看湖景,吉普車就在外麵等您,”光子鞠躬說道。
“哦,難得美子小姐有如此的雅致,告訴她,我換件衣服就過去。”
枯木老頭很快換了一件厚實的黑色武士服,挎上一把武士刀,腳上穿的是草履編織的深靴,和夏天穿的木屐一樣,都是傳統武士的標配。
光子和穗子則穿著比較隨意,櫻紅色的傳統和服。
田中美子果然在軍用吉普車上等著,見到他們三人到來,熱情的打著招呼,並親自駕駛吉普車來到白洋澱東岸的千裡長堤上。
一行人望著蜿蜒曲折的長堤感歎不已,暖冬殘雪,落日冰河。千裡堤猶如長龍臥波,連綿起伏,景色秀麗,妙趣天然。
田中美子指著千裡堤的堤壩說道:
“白洋澱的千裡堤又名萬柳金堤,史料記載最早建於清朝康熙三十七年,也就是1698年,全長二百多公裡。是白洋澱地區著名的曆史遺跡。”
枯木老頭點點頭,看著如雪龍一般的長堤,感慨著說道:
“自古以來,河北燕趙之地,多風流名士,壯誌悲歌。為將者,樂毅、廉頗、李牧、趙奢,還有祖逖、趙雲。義士有荊軻、高漸離、豫讓、毛遂,都是鼎鼎大名的刺客。
我觀這裡的風水龍脈,的確是內斂而博大,守藏而不張揚。看似平平無奇,其實這裡的山川,水流,皇天後土都孕育著無窮的能量。怪不得明清以後的皇帝,要把帝都定在河北,這其中確實有它的道理。”
田中美子雖說也是中國通,但是聽到枯木上師的一番高談闊論,自愧不如。向枯木老頭虛心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