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的大掃蕩正式開始了。
浩浩蕩蕩的掃蕩大軍,從周邊縣域的各個地方,一點點的蠶食白洋澱兩岸的鄉鎮村莊。
一時間,謠言四起,沸沸揚揚,有很多老百姓人心惶惶、爭相逃亡。一路上逃亡的老百姓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前有圍堵,後有追兵,百姓流離失所猶如待宰的羔羊一樣。
俗話說得好,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本來就生存艱難的黎民百姓,現在更是背井離鄉,舉步維艱,男女老幼,婦孺佝僂,在四散逃亡的道路上,吃儘了苦頭…
日本鬼子和偽軍,連同漢奸走狗一起,組成了一張張密不可破的天羅地網,他們挨村挨戶的盤查、搜索,把沒有來的及逃離出去的老弱婦孺趕到一起,逼問他們八路軍遊擊隊和地方革命武裝的去向…
威逼利誘,非打即罵,甚至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放狗咬人、屠戮村莊。鬼子實施的每一次大掃蕩,都猶如逃出地獄牢籠的魔鬼一般,慘無人道、毫無人性的吞噬著平民百姓,將人性的險惡和醜陋展現的淋漓儘致。
手段之殘忍,令人發指,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罪惡累累,罄竹難書。
八路軍遊擊隊在各個地區也進行了分散式的抵抗,除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這次鬼子的掃蕩中,采用了“地雷戰”。在空蕩蕩的村莊裡,布置和埋藏了大量的地雷,有效的阻擋了日本人的侵略和掃蕩。
在抗戰初期,八路軍使用的地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絆雷,一種是踏雷。
顧名思義,絆雷便是用一條線連接雷環,線離地高度隻有一點點,把線藏在門後或者道路,通過絆倒的方式,引發地雷。
踏雷,則是通過踩踏的方式,引發地雷,兩種地雷都對日軍和偽軍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損失,成為反掃蕩中最有效的禦敵手段。
……
安新縣日軍駐地軍營指揮部。
總指揮官山下奉文和町尻量基在一起,目不轉睛的看著牆上懸掛的白洋澱水域圖,地圖上的周邊有星星點點紅筆標注的位置,那些都是鬼子掃蕩過的區域。
山下奉文戴著黑邊圓眼鏡,鼻子手裡握著鑲有金色菊花圖案的日本指揮刀…
他陰沉著臉,如狡詐的惡狼一般,指著地圖說道:
“這幾日的治安肅正計劃,效果還是很明顯,遊擊隊死的死,傷的傷,轉移的轉移,逃亡的逃亡,已經沒有能力和大日本皇軍抵抗。繼續保持這種蠶食打擊的態勢,把白洋澱所有縣域裡麵的村莊都巡查一遍,讓他們沒有容身之所,自然就會分崩離析、土崩瓦解!”
町尻量基低著頭說道:
“長官說的對,鐵壁合圍的戰略方針還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隻是有些地區受到了八路軍遊擊隊瘋狂的抵抗和進攻,我們的人員也有不少的傷亡。”
山下奉文鷹眼狼顧的望了望窗外的天空,冷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