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惡狼,後無出路…
張麻子和馮師爺已經陷入到這種兩難的困境,從金剛牆於來到了最終的目的地:
大清光緒皇帝的陵寢之中!
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是醇賢親王愛新覺羅·奕譞與慈禧胞妹葉赫那拉·婉貞的兒子。
光緒四歲登基,由慈禧、慈安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後崩逝後由慈禧太後一宮獨裁,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後手中。
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後的挾製,未曾掌握實權。1898年,光緒帝啟用康有為,梁啟超等進行“戊戌變法”,但變法危及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受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囚禁慈禧,但被袁出賣,從此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個維新不過曆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
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暴死,死因至今也是個未解之謎,終年38歲。廟號德宗,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崇陵。
就這麼一個一生坎坷,曆經磨難的大清朝皇帝,死後就這麼默默的躺在這冰冷的地宮之中,而命運的魔掌仿佛還是不肯放手,讓他死後都不得安寧…
張麻子驚奇的發現,由於盜墓賊的破壞,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後的棺槨已經被打開,裡麵的金銀財寶、翡翠玉器也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偶爾有那麼一點點遺落的首飾物品,零星的散落在墓室的角落裡麵,張麻子撿起一枚翠綠的金絲連絡綠寶石耳墜,感慨萬千:
“我視之如珍寶,彼棄之若糟糠,想想為了來到這座墓室裡,我的好兄弟慘死狼口,屍骨無存,被餓狼嚼肉喝血,啃骨扒皮,到最後隻剩下我們兩個光棍漢。我現在心如死灰,同甘共苦的好兄弟都死了,縱然有滿屋子的金銀珠寶,又有什麼意思呢!”
馮師爺看出了他的悲傷和絕望,勸慰道:
“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兄弟們也都是為了過上好日子,才冒險來到這裡,可惜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才遭受如此巨大的挫折。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振作起來,尋找更多的財寶,變賣成大洋金錢,分散給死難兄弟們的家屬老娘,才能告慰他們的亡靈。”
聽馮師爺這麼一說,張麻子的內心瞬間舒暢了很多,他也從自責之中慢慢走出來,身逢亂世,風雨飄零,朝不保夕、三餐無望,所作所為都是無奈之舉,所謂富貴險中求,遇到人員傷亡和危險,那也是不可避免、無可奈何的事情…
張麻子像開了竅一樣,從懷裡掏出事先準備好的布袋,借著羸弱的燭光,四處搜尋著遺落的寶貝物件,無論大小、不分品類,隻要值錢,統統往布袋裡麵塞。
隨著搜索範圍的擴大,他們發現光緒皇帝的主墓室並不是很大,是由一塊塊巨大的青石磚打好的券頂結構,反而令人震驚的是,巨大的墓門居然從裡麵朝外麵打開了,這一番騷操作讓他們一頭霧水,很是震驚。
馮師爺自言無語的說道:
“奇哉怪也,盜墓賊從外麵的墓道打地洞進入了皇陵之中,偷竊了棺槨裡的寶貝,難道他們沒有原路返回,而是從裡麵打開了地宮一道道巨型石門,大搖大擺的走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