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墳地村在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的那一天,枯井裡麵又傳出了沉悶的低吼聲,就像老牛吼叫一樣,如病呻吟、如泣如訴…
村子裡的長者薑老叔公已年過古稀,他個頭很高,有一點駝背,長臉髯須、慈眉善目,年輕時做過教書匠,在那個知識分子匱乏的年代,這樣的人往往都有很高的威望。
薑老叔公常常在村裡的祠堂裡麵講述他們祖先的事跡和過往,老生常談的故事就是:
黃帝姓姬,號軒轅氏,炎帝姓薑,號神農氏,我們墳地村的祖先就是炎帝的後裔,之前不在這裡生活,祖籍生活在陝西的陳倉,也就是現在的寶雞。
後來我們的族人由陝西遷徙到山西的汾州,在那裡開墾荒田、經營買賣,本來已經安居樂業了幾十代,多次的改朝換代和曆史變遷都沒有把我們薑氏家族拆散,可萬萬沒有想到,元末來了個朱洪武…
萬裡江山萬裡塵,一朝天子一朝臣!
朱元璋做了草根皇帝,從洪武三年開始(1370年),一直到永樂十五年(1417年),先後移民了18次之眾,我們墳地村的薑家就是從山西的洪洞縣大槐樹
時光如逝,歲月如梭,轉眼間已經過了六百多年的光景,祖祖輩輩都埋在了太行山的腳下,我們與這裡的每一片土地都有著深厚的感情,深沉熱愛著這裡的山山水水。
每當講到這裡,薑老叔公總是眼含淚水,在他那滿是皺紋的臉上,刻寫著歲月無聲的痕跡,深邃的眼神中,有說不儘的滄桑。
倉娃子沒爹沒娘,是個吃百家飯長大的苦孩子,性格活潑開朗、大字不識一籮筐,常年在野外的生活,讓他練就了一身的好本事,可上深山打獵,可下怒濤裡捉鱉,生存技能自然是沒得說。
同是薑氏家族的子孫,倉娃子很喜歡跑到祠堂裡聽老叔公講故事,哪裡有成精的狐狸,哪裡有吃人的妖精,黃皮子是如何討封的?巨蟒是如何走蛟渡劫的?
倉娃子總是樂此不疲,津津有味的聽著,而對於這幾天的龍吟事件,倉娃子自然是要刨根問底的問上一遍。
“老叔公,今年剛好是農曆龍年,村頭的枯井之中又有了吼聲和動靜,記得上一次聽到龍吟的時候,我才七八歲,我們村上是不是真的就像傳說的那樣,囚禁著一條惡龍?”
薑老太公撫摸著自已的髯須,笑著說道:
“此話一點也不假,這個傳說流傳甚廣,以至於在我們這方圓上百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神奇的故事,還要追溯到清朝時期,恰逢太平天國作亂,北伐軍一路高歌猛進,一度攻城略地,打到了天津附近。
清朝皇帝自然是坐不住了,急忙派出威望最高的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揮師平叛,僧格林沁帶著一個西藏的老喇嘛軍師,采用了鐵壁合圍的戰略計劃,征集民工,迅速建造了一道一百多裡的石牆,將北伐軍徹底的圍困了起來…
經過十幾個月,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大破敵軍,攻占了北伐軍的營地,敵軍首領林鳳祥帶著殘餘將士,倉皇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