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老叔公出生於1860年。
也就是大清鹹豐皇帝十年,這一年對搖搖欲墜的大清朝來說,是致命的一年,是喪權辱國的一年,是令中華民族蒙羞的一年。
其一,英法聯軍登陸舟山,進攻天津,並在大沽口把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馬隊和八旗騎兵擊潰,為進一步圍攻北京城做準備;
其二,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馬隊和滿清騎兵兩萬餘人,撤防到通州的八裡橋,與英法聯軍的長槍火炮,展開殊死的抵抗和進攻…
大清將士雖然英勇,騎著戰馬衝鋒陷陣,僧格林沁更是高舉著旗幟,寧死不屈,但在長槍火炮的攻擊下,冷兵器顯得那麼的脆弱與無助,最終英法聯軍以死亡五個人的代價贏得了勝利;
其三,英法聯軍在北京城燒殺搶掠、火燒圓明園,與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這也就代表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結束,清政府懦弱腐敗,永遠的被帝國主義列強踩在了腳下;
其四,太平天國發動多次大規模的戰役,包括上海之戰、淳化之戰、二破江南大營和安慶之戰,其中有勝有敗,患得患失…
薑老叔公就是在這內憂外患的年份裡麵呱呱墜地,村裡人至今都流傳著一個神奇的傳說,據說薑老叔公出生的時候,金光滿屋、香味陣陣,聞之就像是寺廟裡上供的檀香一樣…
村裡人無不稱奇,連連向他父母道賀,這孩子天生異象、骨骼驚奇,長大以後絕對是貴不可言,將來一定是飛黃騰達的大人物,父母也是高興不已,給他取名叫做“金玉”,意思就是像金玉一樣稀有珍貴。
童年時期的薑金玉確實聰慧無比、記憶力驚人,在私塾裡麵學的東西都是過目不忘,張口就來,以至於就連教書的老先生都震驚不已,直言教了一輩子的書了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學生,簡直是小刀拉屁股,開了眼了…
七歲那一年,薑金玉和小夥伴們在大門口玩耍,遇到了一個瘋瘋癲癲,拿著破碗乞求化緣的癩頭和尚,讓人感到震驚的是,他居然還背著一個酒葫蘆!
癩頭和尚闊嘴懸鼻、大耳寬臉,眼睛小的眯成了一條線,頭上長著凹凸不平的大疙瘩,遠遠看過去就像一隻癩蛤蟆一樣…
這樣的打扮和長相把孩子們都嚇哭了,大家夥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而癩頭和尚則跑到薑金玉家裡討要肉吃,父母沒有辦法,隻有殺了一隻下蛋的老母雞來款待他…
就這樣,癩頭和尚打開酒葫蘆,一邊喝酒,一邊啃著雞腿,嘴裡吧唧吧唧的流著雞油,不消片刻,一隻老母雞就這樣葬送到了他的肚子裡,吃飽喝足,打著飽嗝,癩頭和尚剔著牙縫裡的肉絲說道:
“香,這隻老母雞真他娘的香,我也不白吃你家的東西,剛才在大門口,看著這孩子清新脫俗、很有靈氣,不如跟了我去,做我的徒弟如何?”
薑金玉父母視若珍寶一樣,哪裡肯依,慌忙解釋道:
“大師真會說笑啊,我家三代單傳,就這麼一根獨苗,哪裡舍得他出家當和尚,雲遊去四方,謝謝大師的謬讚和誇獎!”
癩頭和尚搖了搖頭,說道:
“唉,可惜了了,多麼好的佛緣和根底,隻要稍加點化,定然能夠得道成佛,位列仙班,不比在這勞苦世間裡做普通人強?他並不是這凡間的人,怕是你想留也留不住…”
隨後說了一段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