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美麗的傳說(1 / 2)

關於墳地村名字的起源…

郭半仙坐在篝火旁邊,屏氣凝神、眼眉低垂,麵對著麵前的幾個年輕人,仿佛看到了幾十年前的自已。

誰的青春不是迸發著活力,誰的年少不是彰顯著輕狂,在那個外敵入侵、內憂外患的年代,所有的夢想終究會化為泡影。

郭半仙訴說著他所知道的一些陳年往事,本來以為這些事情已經化作塵煙,早已經煙消雲散,誰知過去了三十多年,還有人朝花夕拾、舊事重提,將平息多年的往事,又重新攪起新的水浪…

墳地村之所以叫這個奇怪的名字,那是因為在這裡打仗死了很多的人,人人都在傳說,山腳下到處都是亂葬崗、萬人坑,埋葬的都是太平天國的北伐軍。

郭半仙說,他們錯了,那些墳墓裡埋葬的不止有北伐軍,還有大批的八旗騎兵和蒙古馬隊…

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勢如破竹,在林鳳祥和李開芳的統領下,突破黃河天險,一路長驅直入,打入河北,攻陷滄州,從西南方向包圍了天津。

金鑾殿上的鹹豐帝可坐不住了,天津離北京120公裡,速度快一點的話,三五天即可到達,眼看著就要走崇禎皇帝的老路。

就這樣,晚清第一悍將僧格林沁臨危受命,鹹豐帝親賜太祖皇帝努爾哈赤使用過的寶刀,萬望僧格林沁能夠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

果然,驍勇善戰的僧格林沁不負眾望,利用自已的文韜武略將北伐軍團團包圍,最後在總攻之時,將林鳳祥捉到,送往京師,淩遲處死。

還有一種說法,被逮到的隻是一個替身,林鳳祥早就將搜刮過來的財寶走水路轉移到太行山腳下,他則帶著逃兵往西北太行山逃竄。

孫長生聽到這裡,一頭霧水,不禁問道:

“走水路?把財寶運往太行山腳下,那怎麼能行的通啊?你說用馬車拉到山腳下我倒是有幾分相信!”

郭半仙露出詭異的微笑…

沒錯,太平天國北伐軍就是走的水路,然而他們並不是全程走的河麵上,而是找到了暗河,直接將裝載著金銀珠寶的船隻開進暗河裡麵;

這也就解釋了,墳地村枯井裡麵是一個超級大的洞穴,裡麵有暗河,有木船,有金銀珠寶,這些都與北伐軍有關!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這太平天國北伐軍也太聰明了吧,這麼繁冗的運輸藏寶任務,就這麼輕鬆的解決了。

據說,天官正丞相林鳳祥率殘部來到太行山腳下,與藏寶的那一批人會合,為了有跡可循,標明位置,他們從下往上挖通了一口古井,這口井就是現如今墳地村的那口枯井…

本來不是枯井,是因為北伐軍挖穿了一個洞,存不住水,所以慢慢就枯竭了,不但如此,他們還殺死了很多知道這件事的村民,據說隻有幾戶人家逃到了深山裡,才僥幸活了下來,繁衍出如今的薑氏家族!

可是好景不長,知道真相的僧格林沁惱羞成怒,親自騎著戰馬率軍討伐,他們的目的隻有兩個,一是殲滅所有的在逃之敵,二是找到太平天國埋藏的寶藏。

據說,還為了林鳳祥身上藏著的那張藏寶圖,北伐軍從南到北燒殺搶掠,沿途搶劫過來的所有金銀財寶,都被他們埋藏在了沿途的十幾個地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