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秋,初寒料峭,蕭蕭落木。
由日偽政府打著北京大學旗號組建的偽北大,在亂世裡猶如夾縫裡偷生的螞蟻一樣,禹禹獨行、道阻且長。
日本人改變了很多學校裡的規矩,增設了很多原本沒有的學科,比如普及日語就是他們奴化學生的手段之一,還成為了偽北大的必修課。
日語教授自然是日軍派遣過去的教員,來自日本九州島的中年教授古川壽夫就是其中之一。
古川壽夫四十多歲,長臉鷹眼、大耳勾鼻,穿西裝打領帶,帶著一副圓眼鏡,是典型的軍國主義知識分子,來到中國已有兩年有餘。
好巧不巧,大清早的偽北大門口,一輛黑色的老爺車,旁邊站立著一個身寬體胖、金發碧眼的外國人。
這一發現引起了古川壽夫的注意。
“Helloisthereanythgidoforyou”
史密斯聳了聳肩說道:
“你好先生,我能聽得懂中文!”
古川壽夫哈哈大笑道:
“我叫古川壽夫,來自日本九州島,在這所大學裡教授日語,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嗎?”
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日本人見到洋鬼子比見他爹媽還要親,很多事情他們都是自告奮勇、投懷送抱。
史密斯支支吾吾的說道:
“這個,沒什麼,我們就是為了找幾個學生,有一點小事情需要解決和處理一下。”
古川壽夫詢問道:
“他們叫什麼名字?剛好我也認識很多學習日語的學生,不知我能否幫您。”
史密斯轉動著眼珠說道:
“以前考古係的金老教授不知你認不認識?他有幾個學生,叫喬睿賢、歐陽丹的,還有小孫和小王…”
古川壽夫喜笑顏開的說道:
“小孫和小王沒聽說過,喬睿賢和歐陽丹確實是本校的學生,他們是曆史考古係的學生,日語成績並不怎麼好。”
史密斯拍手叫好,說道:
“那你能不能帶我進去找他們,我真的有要事找他們商議,十萬火急!”
古川壽夫點頭說道:
“當然可以,我隻能帶您一個人進去,其餘的人都在外麵等著吧!”
史密斯千恩萬謝,交待了幾句話,就隨古川壽夫一起走進了北大的校園之中,此時的校園格外的安靜,很多學生才剛剛起床洗漱,還沒來的及吃早餐。
古川壽夫幾經打聽,終於在同學口中得知,喬睿賢和歐陽丹一起,結伴去食堂吃早餐去了,而食堂就在瀚海軒的旁邊。
路過瀚海軒,古川壽夫還向史密斯介紹起金老教授的事跡,瀚海軒住著一個倔強的金老頭,剛正不阿,錚錚鐵骨,處處與大日本皇軍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