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安夏排到供桌前時,上麵早已被擺了個滿滿當當。
不僅有常規的鮮花香果,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用玻璃小瓶子仔細裝好的土壤,有遊客們從各自家鄉帶來的美味特產,以及無數精致漂亮的丞相周邊……
她一一拍照留念後,才對著大殿中央的塑像鄭重鞠了一躬,含笑道:“諸葛丞相您好,我是來自長安的夏天。今天我也給您從長安帶了個禮物來。”
安夏從口袋裡拿出一張製作精美的小卡:“這是一張現代長安城的明信片。”
——同樣的卡片她剛剛也給劉備陵前放了一張,隻是當時人多,她便沒有功夫跟劉皇叔說些什麼。
安夏將明信片展示給‘丞相’,指著圖片中央的高塔道:“這個是大雁塔,是由唐朝時期的高僧玄奘大師主持修建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是長安目前最重要的地標建築之一。”
天幕下,諸葛亮全神貫注地聽著她的講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那座方方正正、高樓林立的繁華城市。
“唐朝,就是外麵那塊祠堂碑立起來的時代。是一個與強漢並稱,再次為華夏民族塑造了脊梁的朝代。”
“它繼承了漢帝國的遺誌,終結亂世,再造了華夏輝煌。而今天,我們也繼承了它的遺誌,再次走上了民族複興的偉大道路。”
安夏在供桌前肅立拱手,聲音嚴肅道:“丞相,漢室雖亡,但漢文明從未斷絕。我們永遠不會忘了強漢‘雖遠必誅’*的霸氣,不會忘記‘國仇十世猶可報也’*的隱忍圖強,更不會忘記您以身入局、扶大廈之將傾的勇氣!”
這番話鄭地有聲,順著係統開辟的通道將濃濃的家國情感傳至了所有時空。
而所有時空的諸葛丞相同樣鄭重地拱手回禮,聲若洪鐘。
“亮,知矣!”
時間有限,安夏簡短地說了幾句後,便將明信片放在花裡,在供桌下勉強找到一處空隙將花束放了進去,然後起身為後麵的遊客讓出位置。
也正因此,鏡頭隨著她的動作,將桌下那一片浪漫的白色“花海”框進了畫麵中央。
滿地的白色花瓣無聲,但老祖宗們卻皆被驚到頭皮發麻。
——後人們洶湧澎湃的熱情強烈到直接觸及了他們的靈魂。
一封封傾訴心事的手寫書信,一頁頁字跡工整的《出師表》,一個個彆出心裁的精巧禮物……
一千七百多年有多長,諸葛亮想不出任何具體的概念。
他隻知道,劍門關的遺址被多次損毀,又被重建;縱橫睥睨了四百年的漢帝國早已消逝在無情的歲月中,化作了史書上的寥寥幾頁記載。
但……
後人仍記得他!
諸葛亮的氣息開始不穩,他努力保持著平靜,認真地選定了要打賞給安夏的禮物。
屏氣凝神許久後,他勉強恢複了鎮定,對著係統躬身一禮,莊重道:“煩請仙人代我向後輩問上一句,此等美譽盛名……”
“亮,如何擔得?”
-
當安夏看到這個問題時,她暫時沒有作出回答,隻是默默地帶著直播間回到了武侯祠大門口。
將鏡頭對準了門邊那塊石碑,她簡要介紹道:
【朋友們,這一塊就是武侯祠的鎮館之寶——俗稱的“三絕碑”。
它是由唐中期輔佐唐憲宗實現了元和中興的名相裴度所立,上麵的字體則是由柳公權的哥哥柳公綽所書,最後找了當時的蜀中名匠魯建進行雕刻。
三絕之名是從明代傳下來的說法了。
在我們現在看來,這塊碑應該是四絕。分彆是諸葛丞相的功績絕、裴度的文絕、柳公綽的書絕和魯建的刻工絕。
這塊石碑完整地敘述了諸葛丞相從躬耕壟畝開始,一直到星落五丈原的全過程,大家可以仔細看一下。我想剛剛那個問題的答案,就在這塊石碑上了。*】
為了方便可能不太懂文言文的觀眾,安夏還從網上找到了這篇碑文的白話譯文,截圖貼在了公屏上。
唐朝,元和年間。
魯建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他沒想到在後人眼中,自己一個普普通通的工匠竟然能與宰相相提並論,一同留名後世!
唐朝,貞觀元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