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學生好說話。乾起活沒怨言,好用還便宜。
李邁今天幫師弟替前台,負責登記,接診,引診,必要時聯係緊急出車。
一進門就碰上認識的老師。
方教授是李邁解剖課的老師,年近七十,元老級女教授了。
“方教授。”李邁主動打了個招呼。
“噯!加班哪。”方教授之前有個項目,李邁跟了小半年,幫她乾了很多活,方教授對他不錯,屬於有人味,真心對學生好的老師。在大學裡還是挺難得的。如果人人都這樣,也不至於北京高校一年那麼多個下樓不走樓梯也不走電梯的。
“嗯。”李邁應了一句,動醫院的排班製還挺嚴格,跟實習表現和分數掛鉤,總不能真說是被搖來的。他雖然性格上直來直去,但由於從小耳濡目染,人情世故方麵熟能生巧,所以四年大學下來身邊也有不少朋友,但大多是泛泛之交。
許是看周圍沒什麼人,方教授攬了攬他的肩膀,“你明年就畢業了吧,要不留在我實驗室,怎麼樣?”方教授好意提攜,但李邁還是有點為難。
其實李邁不太意外,之前方教授就旁敲側擊幾次想讓他進論文組,而且她是碩導,申請的項目多,跟著方教授對於要走學術道路的學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起碼不受導師壓榨,這一點已經超過很多很多人了。
雖然李邁對做學術不排斥,但這到底不是他的初衷。學術研究是基礎,但他更希望自己學的東西能真真切切用到實際上,在某些方麵,他也是個急功近利的人,樂於看到直截了當的反饋。
“我還是想做臨床。”李邁不算委婉地拒絕了老師的好意,他知道方教授不會放在心上,她是個尊重學生選擇的人。李邁也不是第一次說過自己想做臨床了。
“還是因為上次那事兒?”方教授眼珠子溜了一圈,問了出來。
李邁有點震驚,“這您都知道了,誰吹的風啊?”他不太想細說,想著打哈哈搪塞過去。
“唉,你們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我不乾涉咯。”方教授是聰明人,便也不再追問,踩著單車離開了。
偶爾李邁就覺得像這樣純粹的學者,存在這世上,也算是幸事了。學術研究有時候拚的也不隻是學術能力,一大堆人想吃紅利,也有一大堆人吃不到紅利,這中間得不到平衡,事情就一堆,真心做學術的人寒了心,借勢的人卻成果頻出。
前段時間,他家裡的情況不知道是被哪位同僚拿出來大做文章,不過確實,他之前在動醫院是有點格格不入,自費救治了幾隻被遺棄的小動物,他那會兒覺得沒什麼,主人不想出這份錢,他有能力出就幫著出,難不成要活活熬死幾條生命,那是還能救的情況啊。倒也沒有大肆宣揚,但地方就那麼大,大學生嘴有多碎也是人儘皆知。
後來一個關係還不錯的室友分析了一下,他發現自己確實是思慮欠佳,首先,他這種行為不說沒有多少先例,而且開了這個先例,以後還有千千萬萬這種情況,難不成每一個他都要救,這對彆人也不公平,二來,他們都是學生,在動醫院也就是實習醫生,大部分人收入微薄,他這種英雄主義行為,必定會惹出一些議論,說好聽點的就是思想好做好事,說難聽點的就是仗著幾個臭錢在科室炫耀。
錯不一定是十分錯,隻是不完全對。
反正他解釋不來,他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