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消費下來,陳慶宇足足花了四五萬,張曼妮心疼的厲害,但是當黃金帶在手上時,卻又美滋滋的,不舍得摘下來。
看著張曼妮高興,陳慶宇心裡也美。
廖東煌給了他50萬,但這50萬,隻不過是個人對陳慶宇的投資。
50萬對普通人來說的確很多,但對陳慶宇而言,還遠遠不夠。
廖東煌臨走前,曾問過他一個問題,滾雪球滾的這麼大,不怕出事嗎?
陳慶宇門心自問,有問題嗎?
當然沒有問題!
放在上輩子,他絕對不敢這麼滾雪球,但這輩子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更有上輩子征戰商業聽來的各路消息。
可以這麼說,即便不用那些曆史事件發財,僅憑他對商業市場的敏銳嗅覺,也照樣可以發財。
20萬也好,50萬也罷,都遠遠不夠。
服裝廠太小,而他想做的東西太多。
僅僅找個人投資,遠水解不了近渴。
陳慶宇打算去銀行一趟。
找銀行融資。
但在那之前,他得先打出名氣,也得拿出一點成績,否則即便有秦部長和廖東煌的關係,銀行也不會搭理他。
廣告播出後的一個星期,陳慶宇手頭的訂單,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冒出。
之前的一個星期,他才剛剛解決完西影廠的訂單,給大家放了兩天假,又發了100塊錢獎金。
村民們拿了獎金非常高興,但手頭上沒工,卻又怕的要死,擔心放完假回來,陳慶宇的服裝廠又沒有訂單了。
然而這隻是白白的擔憂而已。
等到村民們回來的時候,陳慶宇手頭上的訂單,已經超過了五萬套。
電視台來拍攝廣告的時候,陳慶宇沒有乾擾攝製組的想法,但是在廣告播出的時候,卻提出了一點自己的建議。
他不想讓廣告直白暴力的播出去,而是希望在裡麵嵌套一個健康生活推廣小課堂與奧運獎牌實時播報小節目。
將這兩個小節目柔和到一起,再把自己的商品,穿插到裡麵。
電視台拿到手之後,略微商量了一下,頓時發現了其中的妙處。
大家都關注奧運,但電視台的資金有限,沒有預算拿到第一手情報。
陳慶宇直接預付了5萬塊,相當於每一個訂單抽成一塊錢,作為電視台的單獨預算。
5萬塊錢,在這個年代已經相當多了。
要知道,許多電視劇的開篇資金,也不過就如此。
電視台隻用了不到幾千塊錢,就從帝都買到了第一首情報,連夜趕製,再給攝製組發一些額外獎金。
整個事件,人人有好處,大家都滿意。
而結果就是,隨著連續三天的廣告播出,整個東倉都被輻射到了。
如果單買一件T恤,花50塊錢,對東倉人來說,還有點舍不得。
畢竟接受所謂的健康生活也好,買新衣服也罷,都是要從家庭收入裡往外拿。
但如果是50塊錢買衣服,外加一整套額外的小禮物,報名馬拉鬆還能再拿到一枚勳章,就顯得很劃算了。
購買力最大的,並不是所謂的向往健康生活的這批人,他們就算向往健康生活,也會咬牙買正規牌子。
陳慶宇的目標,從來都是還在上學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