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第 51 章 找人(2 / 2)

旁的不論,隻他能任由旁人對印刷術指指點點這一點就很了不得。若被指指點點的是他們的作品,多少也得上前分辯幾句,但那邊都快打起來了,李承乾還興致勃勃地看熱鬨呢。

這份心性,真是難得。

子和笑道:“那是,反正我們怎麼說人家也不會聽。”

藍衣青年:“哈哈哈哈哈。”

現在再聽這句話更紮心了呢!幸好快打起來的那邊不知道,否則隻怕要當場吐血。

而此時樓上,大家正商量著去哪吃飯。

西市食肆不少,好的和差些的都有,大家口味和經濟情況不一樣,不免有些糾結。

李承乾小手一揮,大氣道:“今天我請客,咱們去香來樓!”

編輯們笑道:“今日王爺得以晉封,是大喜事!”

李承乾得意地晃晃小腦袋:“是噠是噠。”

香來樓自然好,隻是飯菜價格太高,歐陽詢讓李承乾換一家,李承乾拍著小胸脯道:“大家不用跟我客氣,我很有錢哦!隻要你們好好寫稿子,早點幫我找到孫思邈就可以了。”

這個杜荷可以作證,李承乾賣玩具、蛋糕和香皂賺了不少錢,李世民和長孫氏一點都沒要,全都給他了。更彆說他還有那麼多好東西,隨便拿一件出來都很值錢。

眾人呼啦啦地轉戰香來樓,經過大堂時吸引了所有人注意,編輯們都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在原先的圈層頗有名氣,在場之人就算不認識全部編輯,多少也能認出一兩個。

知道這裡都是《長安日報》的人,吵得不可開交的兩撥人訕訕閉嘴,給他們行禮問好。

李承乾見賓王三個還在,高興地衝他們揮揮手,賓王也就罷了,藍衣青年和子和的回禮就顯得有點僵硬。

李承乾沒放在心上,蹦蹦跳跳隨著歐陽詢他們走了。

出了茶肆,街頭巷尾也都是討論報紙的聲音。

年輕編輯嘿嘿一笑:“咱們王爺出手就是不一般,誰找人能找出這麼大的動靜?”

是的,身為報社的編輯,和李承乾算是共事過一段時間,編輯部的人都知道李承乾辦報紙就是為了找孫思邈給杜如晦治病,都被他的大手筆震到過。

彆人找人:派人出去打聽、跟親戚朋友打聽、跟見過對方的人打聽,總之就是各種打聽。

李承乾找人:辦一份報紙讓天下人看見,在上麵直接告訴孫思邈:我在找你!

不能比不能比。

有個編輯嘖嘖道:“若百姓知道孫思邈隻是一位醫者,不知他們會不會失望?”

“為什麼要失望,孫思邈很厲害啊。”李承乾說,“如果不是孫思邈,可能都不會有報紙。”

辦應該還是會辦的,隻是不會這麼早而已。

年輕編輯也頗為感慨,第一期裡最不起眼的孫思邈,誰知道他才是《長安日報》創辦的初心呢?

這可真是……想賦詩一首了。

*

李承乾帶眾人奔赴香來樓,豪爽地點了一大桌子菜。

杜構嘴角抽了抽,香來樓的菜不便宜,這麼多菜得大幾十兩銀子吧?

他拉著杜荷和李承乾商量:“今日請客也是為了我阿耶,我與杜荷也出一份吧。”

李承乾看了杜荷一眼,非常疑惑:“你們還有錢嗎?”

根據他對杜荷的了解,此人最多能存下兩個月的月例,給他買賀禮就該花光光了。

果然杜荷垂頭耷腦,顯然荷包比臉還乾淨。

杜構恨鐵不成鋼看他一眼,杜荷因為是李承乾的伴讀,家裡每月給他的例銀不少,誰知道這小子一點不攢,竟全給花了!

他算了算自己的小金庫,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還有二十兩銀子,不是很多……”

杜荷扯了扯杜構的袖子,小聲說:“大哥,其實我們不用給承乾銀子的,你攢二十多兩不容易,但承乾不缺這點錢。”

杜構不讚同道:“就算大郎君有錢,那也是他自己的,與我們無關。我們沒有理由用他的錢。”

杜構是真有點生氣了,若杜荷隻是大手大腳也就罷了,但貪小便宜到李承乾身上,日後可是要吃大虧的。

若非現在人多,他定要好好教訓弟弟一頓,現在也隻能用眼神剜他一下做為震懾。

杜荷確實被震懾到了,弱弱地不敢說話。

李承乾見狀替杜荷解釋:“杜荷不是這個意思,他是覺得我們是好朋友,不用計較這麼多。”

杜荷連連點頭,他就是這個意思。

李承乾笑眯眯道:“杜荷平時經常給我帶零食,還幫我打人,我幫他是應該噠。再說也不全是為了杜伯父,還是為我慶祝哦。”

杜構已經聽不下去後麵的話了,他默默盯著杜荷:“你還打架了?”

杜荷隻覺得奇冤:“我隻是說一說,還沒真的動手!”

杜構輕哼一聲,沒跟他計較。他有點羨慕地說:“你們感情好是你們的事,我卻不能理所當然。”堅持要承擔一部分飯錢。

李承乾隻好答應了,鑒於杜構沒帶錢在身上,回頭會給他送到王府。

說到這個,杜構遲疑道:“郎君帶錢了嗎?”

“隻帶了一點點,”李承乾抬起下巴神氣道,“但我可以刷臉!”

杜構:“?”

杜荷給杜構科普了一下李承乾因為皇孫鍋被香來樓老板追著免單的事跡,李承乾說蹭一頓就蹭一頓,之後吃飯都會給錢。但不方便的時候他可以刷臉,之後再叫人把錢送過來就行。

杜構嘖嘖稱奇:“你們這日子過得也太熱鬨了。”

李承乾和杜荷嘿嘿一笑。

吃過飯,大家也就各回各家了。

之後一段時間報紙持續火熱。隨著訂閱製度和印刷數量增多,普通百姓也能買到報紙了。

《長安日報》售價不算很高,一份報紙三文錢,大部分人都能買得起,如果嫌天天買報紙太貴,可以和同窗或者鄰居合作,今天你買明天我買,大家一起看,看完還能探討一下,樂趣翻倍。

實在找不到人一起,也可以到街頭走一走,到處都是討論報紙新聞的人,甚至還有人當眾念報紙。

各家茶肆酒肆也發現商機,安排專人在店裡讀報解報,成功吸引大量客人。

長安城熟人見麵的口頭禪從“你今天用什麼香味的香皂”變成“今天看/聽報了嗎?”,聊天內容也從左鄰吃了什麼好東西,右舍辦了什麼缺德事,變成今天大唐發生了什麼,昨天長安那件事是怎麼處理的。

報紙上每天都有新鮮事,但有兩點一直沒變,一是李淵親自題寫的刊名,二就是尋找孫思邈的啟事。

一連大半個月都是如此,原本不起眼的新聞也變得矚目了,所有人都在猜測孫思邈是誰。

人一多,消息也就通了。

知道孫思邈不是想象中的大賢,而是一位神醫,吃瓜群眾失望的同時,心眼子也開始活絡。

如果能通過這種方式找人,那他們是不是也可以?

我大姨小叔子家的二閨女兩年前被拍花子拍走了,不知道能不能找回來?

當然說出這個想法的人很快就被身邊人打醒了:知道孫思邈是什麼人嗎?知道是什麼人尋孫思邈嗎?那報紙是想上就能上的?

期間長安各大書鋪開始正式出售印刷書籍,價格比手抄書低一半不止。

這段時間關於印刷術和手抄書的爭吵一直沒停過,倒是令印刷書的好處越發廣為人知,原本沒當回事的人也注意到了,印刷書甫一推出便大受歡迎,銷量一路走高。就連長安各個私塾的學生都變多了。

事實勝於雄辯,反對黨再怎麼罵罵咧咧,也擋不住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李承乾說話算話,走後門給炕孵法做了個推廣,順便給鉛筆和鐵鍋也做了一個——當然是給錢的,公是公私是私嘛。順便向編輯們科普了一下廣告的概念。

如今孔穎達和李世民工作好做了很多,報社方麵也在等找孫思邈的反饋,隻等有結果了好做為案例接廣告。

李承乾則是積分瘋漲,每天早上看積分,都會發現它又高到了一個新程度,高興地合不攏嘴:“果然得有曝光才行,報紙真是太有用啦。”

報紙熱度這麼高,自然有人將之帶往外地,還有商家低價收舊報紙,帶到外地賣出去就是一筆不菲的收益。

消息自然也隨之被送到了大唐各處,然而李承乾等了很久,也沒有等到孫思邈的消息。

小蘑菇歎氣:[孫思邈還沒看到消息嗎?]

係統道:[可能報紙還沒傳那麼遠,也可能孫思邈跑到什麼偏僻地方去了,或者他不想來長安,所以看到了也當沒看到。]

這些都有可能,李承乾托著腮幫子想該怎麼辦。

其實不一定非要孫思邈,反正他現在積分多了,給杜如晦買一瓶藥劑不算很心疼。但想了想還是不甘心,李承乾跑到長安日報社,讓他們把尋人啟事的詞改了改。

第二天讀者就驚奇地發現,尋找孫思邈的消息後麵加了一句:提供消息者,一經核實必有重謝!

不用多久,長安日報社就收到了很多跟孫思邈有關的消息,有見過他的,有被他治過病的,這些消息自然由秦王府的人收集,差不多的都會給上一點辛苦費,並保證查證屬實後會將贈予重金。

本來就是提供個消息,幾句話的功夫,能換上一點錢已經很滿足了,百姓並沒有什麼意見。

根據這些消息大致能推測出孫思邈的位置,比李世民收到的消息更精準,李承乾告訴李世民,讓他往這個方向尋找。

一切安排妥當,李承乾忍不住站在院子裡叉腰大笑,非常猖狂非常中二:“孫思邈,你是逃不出我手掌心噠!”

仆婢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