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 / 2)

第 121 章

李承乾這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小胖子的下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郎君有辦法救我家郎君?”

“脈搏都已經沒有了,還能有什麼辦法?”老大夫皺著眉毛頗為不悅,“逝者為大,不容你們小孩子胡鬨!”

李承乾嚴肅地說:“我不是胡鬨,我是認真的。他現在可能隻是暫時沒有心跳,搶救及時說不定還能活過來,但耽誤的時間長了就不好說了。”

老大夫還是不信:“胡言亂語,從沒聽說過沒了脈搏還能活的!簡直荒謬!”

“哎呀老陳大夫,反正小郎君已經這樣了,不如就讓這位郎君試試吧。”圍觀群眾看不下去了,這時候還管什麼荒謬不荒謬,誰有辦法就讓誰試唄,總比眼睜睜看著人死要強。

李承乾不理會老大夫,直接看向小胖子的下人:“時間緊急,你們到底要不要救他?”

“救救救,我們救!”下人可不管老陳大夫那套理論,隻想死馬當作活馬醫,否則主子死了,他們這些人都沒有好下場,“郎君說怎麼救,我們都聽您的。”

李承乾一邊上前一邊指揮:“你們先把他放下,讓他平躺著,看看他鼻子和嘴裡有沒有臟東西。”

下人立刻照做:“沒有臟東西,我們剛才都處理過了。”

“嗯嗯。”李承乾點頭,隨便指著一個下人道,“你去,一隻手捏住他的鼻子,口對口往裡麵吹氣。”

下人一臉為難:“郎君……”

這樣做不太好吧,對主子有點太不尊敬了。

李承乾小眉毛一豎:“你們到底還想不想救他?”

“救救救!”下人不敢猶豫,立刻掰開小胖子的嘴,按照李承乾所說給他吹氣。

圍觀之人都露出了不忍直視的表情,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麵,哪怕知道為了救人也不免覺得羞恥,很多女郎甚至扭過頭去不好意思看。

做人工呼吸的時候,李承乾另外選了幾l個人教他們做胸外按壓,一等學會就立刻讓他們給小胖子做。

三十個胸外按壓後接兩個人工呼吸,再接三十個胸外按壓和兩個人工呼吸,如此循環。

圍觀群眾問李承乾:“這就行了嗎?”“我能做的就是這麼多,能不能醒過來就看天意了。”李承乾歎了一聲,他也是在動畫片裡學到的溺水急救知識,但以前並沒有試過,並不清楚到底有沒有用,有多大用。

眾人緊張地觀察小胖子的反應,然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他還是那個樣子,沒有呼吸也沒有心跳,看起來和死了沒什麼區彆。

下人遲疑地看向李承乾,這麼做真的有用嗎?

李承乾小臉嚴肅:“不要停,還有希望。”

下人繼續進行心肺複蘇,就在大家都覺得不可能有救的時候,一直扣著小胖子手腕聽脈的老大夫震驚道:“他有脈搏了!”

他又仔細聽了一會兒,確實是有脈搏了,而且也恢複了呼吸。

一個溺水之後被宣判死亡的人,真的被人從鬼門關裡拉回來了!

李承乾悄悄鬆了口氣,對老陳大夫道:“剩下的我就不懂了,還得麻煩你。”

“郎君放心!”老陳大夫這會兒態度跟剛才可不一樣了,說話聲音都低了幾l度,擼起袖子給小胖子檢查身體。

又是把脈又是按壓又是紮針,一刻鐘後他停下手,在下人緊張的目光中微笑點頭:“已經沒有大礙了,他休息一會兒就會醒來,之後再稍微用藥養養身子即可。”

下人們連連道謝,老陳大夫擺擺手:“慚愧!慚愧!老夫沒做什麼,你們要謝就謝這位小郎君吧。”

他指著旁邊的李承乾道。

李承乾也擺擺手:“你們不用謝我,趕緊帶他回去休息吧,他現在最需要好好休息。”

等下人千恩萬謝帶著小胖子離開,人群都在討論剛才那場熱鬨,老陳大夫叫藥童扶著走到李承乾麵前,笑嗬嗬問:“郎君家裡也有人行醫嗎?”

“沒有啊,我家沒有人學醫。”李承乾道。

老陳大夫一愣:“那郎君如何學得那救命手段?”

他還以為是這小郎君的家傳絕技呢。

李承乾撓撓頭:“我是跟我一個朋友學的,這個很簡單呀,你現在應該也會了吧?”

老陳大夫尷尬地點點頭:“小郎君放心,老朽在外不會用這個法子治病的。”

“為什麼不用?”李承乾不高興了,皺著眉毛問,“需要救命的時候你不用這個法子,難道眼睜睜看著病人沒命嗎?”

老陳大夫:……這不是幫他保密嗎?就算李承乾不是出身醫藥世家,隻憑這一個手段也能一輩子衣食無憂了。

李承乾輕哼一聲:“你可以用的,不僅你,我還要教給很多人,讓大家都知道遇到這種問題怎麼處理。”

老陳大夫啞然片刻,長長躬身一禮:“郎君高義!每年溺水之人不計其數,若能得此法,便是救了許多性命啊!”

李承乾好奇地問:“溺水的人很多嗎?”

“很多,光是老朽的小藥鋪每年都要接診十幾l個溺水的病人,更彆說那些當場死亡的、沒錢來藥鋪的,真正溺水的人數隻怕更多。”老陳大夫道,“老朽年年上巳都來曲江池也有這個緣故,上巳節水邊人多,溺水的也比平時多,老朽在還能試著救一救。”

李承乾若有所思:“那我教你怎麼做吧。”

他把溺水急救方法詳細梳理了一遍,不止教給老陳大夫,還有他身邊的幾l個侍衛,然後留他們在曲江池邊幫忙,遇到衙差或者其他想學的人也可以把這個方法傳出去。

等到下午,李承乾隨著李世民回皇城,就聽到外麵的百姓議論——

“你們聽說了嗎?今兒曲江池來了一位神醫,把已經死了的人救活了!”

“不是說神仙嗎?人家治病不把脈不用藥,隻是念了幾l句咒語,在病人身上摸了摸就好了。這不是神仙是什麼?”

“是啊是啊,我聽說那孩子都死了好幾l天,家裡人馬上就要埋了。就在這個關鍵時候仙人來了,說你們的孩子還有救。結果就真治好了,當場變得活蹦亂跳。”

馬車上的李世民和李承乾:“……”

李世民聽得津津有味,一邊聽還一邊吐槽:“瞎說呢不是,誰家孩子死好幾l天還帶來曲江池啊?”

李承乾非常讚同:“真是太離譜了!”

傳言果然不可信!

*

之後幾l天,李承乾利用課餘時間整理之前學過的急救知識。

三十世紀希望係統的宿主可以推進世界發展,裡麵裝載的動畫片自然也不是普通動畫片,大部分都是寓教於樂,各種急救知識也是其中一項。李承乾跟著動畫片裡的老師學到了很多種危及情況的急救方法,比如溺水、噎食、中暑、燒傷燙傷等,為了防止出錯,他還特意買了相關資料做研究。

除此之外,他還找太醫院和孫思邈,讓他們也總結一些常見的急救處理辦法,諸如外傷怎麼處理、被蟲蛇鼠蟻咬了怎麼處理等等。

孫思邈聽他問的這些問題就明白了:“您想把這些告訴百姓?”

李承乾點頭,把那天在曲江池邊的事說了:“我查了資料才知道每年因為各種意外死掉的人有那麼多,其實這些都是有可能避免的,如果百姓都能懂一點醫學常識,就算沒錢或者來不及去藥鋪,他們也能給自己急救。”

孫思邈微微一笑:“原來傳言中曲江池畔那個生死人肉白骨的神仙就是殿下您啊?”

“……現在傳言已經變成生死人肉白骨了嗎?”李承乾十分無語。

孫思邈點頭,可不就是嘛。這傳言實在離譜,如果不是今天從李承乾口中聽到原委,他還以為又是哪個江湖術士騙人呢。

“這個心肺複蘇就是您救那小郎君的方法?”孫思邈非常好奇,“為什麼往嘴裡吹氣、在胸外按壓就能把人救回來呢?”

“吹氣是為了保持組織和器官活性,因為人體運行需要氧氣,超過一定時間器官就會受損。病人沒辦法自主呼吸的時候,就隻能通過吹氣讓他的肺被動呼吸。”

李承乾原本不知道這些,這幾l天補課補多了,現在也能侃侃而談了。

孫思邈聽得茫然:“氧氣?”

“氧氣就是空氣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呼吸很大原因就是為了獲取氧氣,窒息和溺水會死一般都是因為缺氧。”李承乾眨巴著大眼睛道,“這些我們物化生課上都講過的,孫阿翁有空了也可以去聽一聽。”

孫思邈一愣:“你們那課還講這個呢?”

他還以為他們天天研究怎麼做農具、做火炮之類的呢。

李承乾抬著下巴道:“才不是呢!我們不僅做農具和火炮,以後說不定還能做藥呢,有兩個學生想走這個方向,就是實驗室還沒建起來。”

言歸正傳,孫思邈道:“殿下和下臣想到一處去了,下臣從前也試著教百姓一些基礎醫理。有整理過的現成資料,正好拿給你看。”

“太好了!”李承乾興致勃勃,“你堅持了多久,效果怎麼樣,現在還在堅持嗎?”

“從二十年前我就在做這事了,現在也一直在做,效果還不錯。隻是我行醫範圍有限,能影響的人不多。”孫思邈對李承乾微微一笑,“不過太子殿下和我不一樣,應該能讓更多人知道。”

李承乾拍拍胸脯:“那必須的!”

第 122 章

孫思邈從旁邊的櫃子裡拿出一個冊子交給李承乾:“這就是我整理的經驗,都是經過驗證的,百姓若是知道了,平時一些小病痛自己便可以處理,就不用去藥鋪了。”

李承乾翻開看了看,見上麵內容很全麵,從受傷到小病全都有涉及,就忍不住皺起眉毛:“這麼多?百姓記不住的。”

“這已經是最簡單且實用的,不能再精簡了。”孫思邈皺著眉毛說。

李承乾點頭:“我明白的。”

孫思邈的方法確實很簡單,大部分都是用火、用水,或者找一些草藥泡水、搗爛,甚至隻需要用手指按摩穴位。但對於大部分沒讀過書的普通百姓來說,這個知識量還是太大了,他們很可能不會努力去記住,而是乾脆直接放棄。

李承乾道:“讓他們記住最好的辦法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這麼多肯定是不行的,我們隻能選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孫思邈思索片刻後緩緩點頭:“殿下說得有理,是我從前疏忽了,怪不得不管我怎麼努力,影響到的隻有附近幾個村子的人。”

現在想來,正是因為附近村莊的人與他接觸比較多,同樣的話聽多了,才會留下一定印象。

他自告奮勇:“我的經驗比較豐富,挑選的事就交給我做吧。”

“我和你一起!”李承乾笑眯眯道,“我們去太醫院商量,把其他太醫也卷進來。”

讓他們乾活!套他們經驗!

孫思邈:“……”

幾天之後,李承乾帶著一本薄薄的冊子找到歐陽詢。

這冊子不過薄薄幾頁,末尾卻寫了好幾排太醫的名字。這些太醫隨便拎一個出去都是名醫,很多都是醫藥世家的驕傲和支柱,他們隨便透露一點經驗,民間大夫都要奉若瑰寶,現在卻合力寫了這麼一本簡陋的小冊子。

歐陽詢跟李承乾確認:“您的意思是在《長安日報》開辟專欄,專門登這些內容?”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

歐陽詢:“……這事兒聖上可知情?”

“我沒跟阿耶說,不知道他知不知道。這又不是什麼大事,應該不用阿耶同意吧?”李承乾眨巴著大眼睛,“要不我去問一下阿耶?”他也不想為難歐陽詢。

歐陽詢擺擺手:“罷了罷了,下官在報紙的版麵和內容上能做得了一點主,給殿下登了便是。反正就這麼幾頁紙,不用多久就登完了。”

“咳……是這樣哈,這一輪登完了還要再來一輪,最起碼得來個……”李承乾想了想,保守估計,“五輪吧。”

歐陽詢:“……”

李承乾把原因解釋了一下,小大人似的拍拍歐陽詢肩膀:“都是為了百姓,先生就想想辦法吧。”

歐陽詢:“……也罷。”

登便登吧。

說完這件事,歐陽詢想起什麼,從手邊的文件裡找出一張紙,笑眯眯道:“這裡有一道尋人啟事,殿下看看。”

李承乾一頭霧水:“尋人啟事不是經常有嗎,這一個有什麼特彆?”

歐陽詢捋著花白的胡須微笑:“殿下看看便知道了。”

這麼神秘?

李承乾不再多問,接過那張紙一看,這才發現竟是那天救下的溺水小胖子,他的家人在重金懸賞救命恩人的消息。

“這個廣告已經登了有幾天了,下臣原本還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才算明白了。”歐陽詢指著冊子上第一條急救知識——心肺複蘇,對李承乾這麼說。

李承乾眯著眼睛問:“前幾天就登過了?”

“登過了。”歐陽詢答道,“您之前沒看見嗎?”

“我這幾天一直忙,沒顧得上。”李承乾搖搖頭,“你這裡有前幾天的報紙嗎?拿出來我看看!”

歐陽詢把報紙找出來給李承乾看,李承乾看著正兒八經登在報紙上的尋人啟事,忍不住咧開嘴,喜滋滋道:“沒想到我也能上尋人啟事!”

歐陽詢:“……”

上尋人啟事是什麼好事嗎?

李承乾振振有詞:“他們為了找我這麼努力,這份心意這麼珍貴,難道不是大好事嗎?”

歐陽詢:這麼說倒也是。

李承乾:“……而且他們還把我寫得這麼厲害!”

歐陽詢無語片刻,問道:“那您要跟他們聯係嗎?”

“不用了。”李承乾雖然高興上了尋人啟事,但聯係就不必了,想也知道對方找他為了什麼,不外就是感謝之類,李承乾並不需要。

他道:“你儘快開始登急救知識,他們看到了自然知道我是誰,以後就不會再登了。”

*

兩天後的上午,城西一處酒樓人滿為患,兩層的酒樓全部坐滿,門口還有不少人在排隊。

不是這家酒樓味道有多好,而是酒樓的東家前幾日遇到一樁奇事。

酒樓東家姓崔,和大名鼎鼎的清河崔氏沒什麼關係,隻是一家普通的商戶。

說普通是因為他們除了做生意沒有彆的背景,但要說不普通吧,就是這家生意做得不小,也算是京城比較有名的富戶,這家酒樓就是他們家產業之一。

幾天前上巳節,東家的小孫子去曲江池遊玩,結果不小心溺進水裡,幸好有人出手相助,這才從鬼門關搶回一條性命。

這個消息越傳越廣,越傳越離譜,很多百姓出於好奇來這裡吃飯,也是沾沾神仙的福氣。

今天也是如此,大家一邊吃飯一邊熱火朝天地討論,還要向小二詢問:“你們郎君真是被神仙救的嗎?”

小二第無數次向客人解釋:“不是神仙,是一位善心的小郎君救了我們郎君。”

“胡說!人都已經爛了還能救回來,這不是神仙是什麼?”

旁邊的吃瓜群眾也好奇地看向小二,一點也不在乎被影響食欲。

小二:“……沒有爛!沒有爛!我們郎君就是在曲江池溺水的,那麼短怎麼可能爛?他才沒了脈搏沒多久就被救回來了!”

“看!還說不是神仙,脈搏沒了還能救回來,不是神仙能辦到嗎?”

小二:“……”

小二其實也有點懷疑,但他拿著主家的工錢不能胡說,隻能再次解釋:“真的不是神仙,我們東家也在找那位好心人,等找到你們就知道了。”

客人才不信呢,找了這麼多天都沒找到,不是更說明了是神仙嗎?

對麵酒樓的何掌櫃站在冷清的店門口,看著對麵的熱鬨嫉妒得臉都扭曲了,陰森森地說:“怎麼溺水的就不是我呢?”

小二:“……”

嫉妒使人衝動啊掌櫃!

何掌櫃深吸一口氣,再次問:“今天的報紙還沒出來嗎?”這半上午他已經問了十幾回了。

若說誰最想找到崔家小胖子的救命恩人,那除了崔家的人外,隻怕就是作為競爭對手的何掌櫃了。

從前他們兩家生意都是差不多的,甚至何家酒樓比崔家的還要更強一些。就是從上巳節那天開始,崔小胖子被仙人所救的消息傳出來,很多人跑到崔家酒樓吃飯喝酒。

如果隻是如此也就罷了,崔家吃肉他喝湯也行,偏偏他自己店裡的客人也被引到對麵去了,可把何掌櫃氣得半死。

現在他隻希望崔家趕緊找到救命恩人,證明崔小胖子確實不是被神仙救的,這樣他的客人就能回來了。

又隨口問了一遍報紙,本來並沒有抱多大希望,沒想到一個小二拿著報紙興衝衝跑來:“出來了出來了,今天的報紙出來了!”

何掌櫃眼睛一亮:“有崔家那救命恩人的消息嗎?”

“沒有!”小二道。

何掌櫃:“……沒有消息你高興什麼勁兒?”

小二:“額……”

何掌櫃又恢複了死魚眼,麵無表情地伸出手:“把報紙給我吧。”

就算沒有想要的消息,看看報紙打發時間也是不錯的,反正店裡沒有事,他有的是空閒時間。

看著看著,他就察覺到了不對,今天的報紙加了一個新板塊,介紹裡說是急救知識普及。

何掌櫃沒放在心上,反正閒著也是閒著,他也就看了下去,才看了一個開頭,他的表情就是一變,不由自主漫上喜色。

這篇文章寫的是溺水急救,所用的方法何掌櫃聽過,就是救崔小胖子的方法,他聽過無數次了。

也就是說救人的確實不是神仙,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這報紙就是證據。

何掌櫃立刻變得精神抖擻,也顧不得往下看了,迫不及待拿著報紙往對麵走。還沒到門口就揚聲道:“你們看今天的報紙了嗎?”

這一嗓子十分洪亮,遠超何掌櫃平時表現出來的水平。崔家酒樓的崔掌櫃都被嚇了一跳,客人們也都聞聲抬頭,不悅地說:“報紙怎麼了?你這麼大聲做什麼?”

“嗬嗬。”何掌櫃一點也不生氣,揚了揚手裡的報紙,“今天的報紙裡有崔家郎君被救的原因,你們想知道嗎?”

想啊!

這可太想知道了。

何掌櫃好脾氣地說:“那我給你們念一念。”

說著他就打開報紙念了起來,大約是心情實在太好,一篇寫急救常識的科普文章,居然被他讀得抑揚頓挫,非常有感情,拿到朗讀比賽說不定能拿獎的那種。

客人原本還有些不耐煩,漸漸就聽進去了,後來則開始小聲討論:“聽這意思,還真不是神仙?”

“應該就是寫文章的這個人。”

“可惜了,怎麼不是神仙呢?神仙多有意思啊,現在就沒趣了。”

“我還想蹭蹭福氣呢,這也不行了……”

何掌櫃把這些議論聽在耳裡,忍不住勾起了嘴角,還得意地看了崔掌櫃一眼。

崔掌櫃:“……”

何掌櫃吊足了氣氛,這才緩緩念出最後幾個字:“文章來自……太子?”

客人:“誰?”

何掌櫃愣愣地重複:“……太子。”

眾人:“?”

崔掌櫃:“??”

客人也愣了一下,然後一擁而上圍住了崔掌櫃:“能仔細講講當時的情況嗎?殿下到底怎麼救你們郎君的?”

“你們家郎君運氣也太好了,居然能被殿下救命!快讓我蹭蹭運氣!”

何掌櫃:“………”

第 123 章

李承乾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對於百姓來說,崔家的小孫子被神仙救是一個故事,被李承乾救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不僅不輸,甚至更勝一籌。

畢竟神仙是虛無縹緲的,他們隻是聽個熱鬨,其實並不怎麼相信。但李承乾卻是活生生的,且他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也就是說他救了崔家小孫子的事是真真的。

這下百姓就不得不羨慕了,怎麼有幸被太子殿下救的不是他們呢?

轉念一想,被太子救的前提是溺水,而且一度失去脈搏差點死了……罷了罷了,還是不要這份運氣了。

結果就是崔家剛剛消退一些的熱度再次爆發,不止酒樓,其他產業也客似雲來,儼然成了長安最新網紅景點。

原本以為找到崔小胖子的救命恩人就能讓一切恢複正常的何掌櫃,看著自家比之前更冷清的鋪子,差點沒忍住哇地一聲哭出來。

崔家不僅和太子扯上了那麼一點點關係,還賺了這麼多錢,簡直美滋滋。這回他們不澄清了,還安排了專人一遍遍給客人講當時的情況,而且結合報紙上的科普,把原理也講得清清楚楚,算是投桃報李,替李承乾做宣傳推廣,還他一點恩情。

雖然在崔家人看來,他們做的這點事根本不算什麼,但他們也做不了彆的了。之前不知道李承乾的身份,他們是打算好好向救命恩人道謝,不管是給錢財還是成為通家之好,都要儘量報答。

但現在知道了李承乾的身份,再提這些就不太識趣了,他們也隻能竭儘所能罷了。

在崔家現身說法的大力宣揚下,更多百姓知道了心肺複蘇的意義,也不吝花費一點時間學習。彆的不說,光是長安內外的水係就有八水五渠,也就是八條河流和五個水渠,每年溺水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加上大家每年都要去曲江池,家裡老的老小的小,萬一有誰如崔家小孫子一般落了水,學會了這個法子說不定就能保住一條命!

本以為李承乾隻是碰到這件事,順手把急救方法公布出來而已,沒想到之後幾天,每天報紙上都會刊登一則急救知識,有時候作者是李承乾,有時候是孫思邈,也可能是太醫院其他太醫,但條條都非常有用,很多百姓都跟著學。

有些百姓本來不愛學,但報紙上重複刊登,身邊人又不斷提起,漸漸也就記住了。

等到有吃東西噎住的人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回一條命,百姓就學得更認真了。

很多人讀報紙的目的從打發時間變成了學急救知識,有一些原本不愛看報紙的百姓,現在為了學急救隻是訂報紙,藥鋪更是把學習報紙上的急救方法當成了每日功課,重複的也不要緊,就當是複習了。

急救科普在長安進展得非常順利,並逐漸隨著崔家小胖子的故事往外麵傳去。與此同時,物化生實驗室也建好了。

休沐日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李承乾和小夥伴們一起坐上馬車出城去看實驗室。

李承道今天難得沒有上課,也跟李承乾同去。

馬車越走越偏,漸漸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山林裡,杜荷趴在車窗上往外看,忍不住目瞪口呆:“怎麼把實驗室建在這裡,這麼偏僻的地方怎麼住人啊?”

“裡麵都建好了房子,會有人給他們送吃食和生活用品,他們想出去也有馬車。”李承乾也看到了外麵的場景,這裡原理村莊,比一般的山頭更加荒涼,確實不太適合居住。

他小小歎了一聲,托著下巴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倒想把實驗室建在長安,可是做試驗是有風險的,我們現在還控製不好風險,隻能把它放在人少的地方,即便出事也不會害到無辜的人。”

杜荷想了想,也歎了一聲:“那就隻能多給他們送點好吃的了。”

李承乾點點頭。

馬車順著林中剛開辟的小路又走了一會兒,轉過一個彎兒,眼前突然豁然開朗。

這是一塊不小的地方,大約有三進院落那麼大,和國子監差不多。樹木都已經被砍掉了,建成了一座院子。

一隊將士守在門口,看上去非常嚴肅。

杜荷撓撓頭:“還需要士兵把守嗎?”

“嗯呢。”李承乾跳下馬車,下巴微微抬起,“實驗室不能被打擾,也是怕百姓不小心誤入了會有危險,所以我請阿耶派士兵守著這裡。”

“那我們是不是不能隨便來啊?”杜荷好奇地左右張望,“這是不是我最後一次來這裡了?”

“是的!除非跟著我一起,否則你不能隨便來。不止是你,除了阿耶和這裡的人,其他人都不能隨意進出。”

李承乾用自己的臉順利刷開門,帶著眾人進去。院子裡布置得還不錯,雖不至於一步一景,但亭台樓閣也不缺。

杜構笑道:“這樣住在裡頭,和住在家裡也沒什麼區彆。”

李承乾點頭:“他們做研究已經夠辛苦了,總不能生活上還要受委屈。既然不能住在人多的地方,其他方麵總要儘量舒適些。”

研究員起居的地方在後麵,他們不打算去看,隻是在前頭的實驗室轉了轉。

各種器材和原料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李承乾看著這實驗室道:“還是太粗糙了,很多器材都不太好用,還有很多做都做不出來,隻能先湊合著用了。”

“這還叫粗糙?”杜構覺得已經很好了,有很多他覺得做不出來器材都做出來了,也不知道耗費了多大心力。

李承乾想得卻是,等以後工業發達了,很多器材就可以換成鋼製的,製作也可以更精密,這樣會更好用些。

在現有的水平下,這個實驗室也算不錯了。

回去之後,他就安排學生去實驗室。

之前因為陳淑慧和曲轅犁的事,物化生小課堂一部分學生去民部研究農業相關了,但也有很多學生誌不在此。有些因為弩和火炮,更願意研究武器,為大唐的邊防儘一份力。還有想研究藥品的、想研究農藥的等等,這些卻是在田地裡做不到的。

花了幾個月功夫準備實驗室,如今總算是成了。

學生一批一批搬進實驗室,這天下午從中書省回來,李承乾到小書房坐下,剛要上係統的課,小太監就進來通報,說是李承道來了。

李承乾放下筆記本:“讓二哥進來吧。”

李承道隨著小太監進來,恭恭敬敬行禮。

李承乾一點阻攔的意思都沒有,之前不是沒有說過,大家都這麼熟悉了,每天都要在一起上課,行禮來行禮去太累了,禮數差不多就行了,大可不必這麼一板一眼。

但李承道每回都是一句“禮不可廢”,現在李承乾也擺爛了,任由李承道行禮完,二人麵對麵坐了,李承道直接道:“我這回來找你,是有一事相求。”

“我知道!”李承乾搶答,“實驗室的事,對吧?”

李承道:“……你怎麼知道?”

“我怎麼不知道?”李承乾抬抬下巴,有條有理地分析,“你平時就喜歡物化生,那天看到實驗室眼睛都亮了,走的時候還依依不舍的。我就知道你想去那邊。”

李承道點頭:“你沒猜錯,我就是想去實驗室。”

李承乾托著下巴鬱悶道:“猜對了本來該高興,但是我高興不起來。”

“為什麼?”李承道默然片刻,忍著羞恥艱難地問,“是不舍得我嗎?”

“是啊!我很舍不得二哥。”李承乾絲毫不覺得尷尬,非常爽快地承認了。

李承道:“……”這話他不知道該怎麼接了。

李承乾沒察覺他的尷尬,頗為憂愁地說:“去實驗室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你的功課怎麼辦?那邊也不是很安全,大伯和阿翁恐怕不會答應你去的。”

“阿耶和阿翁那邊我已經說過了,他們已經答應了。”李承道微笑道,“讀書的事不用擔心,我可以帶著先生過去。”

隻是要學物化生有些麻煩,他現在唯一的物化生老師就是李承乾,李承乾肯定不能常駐實驗室,隻能他偶爾回宮請教,平時隻能自習了。

好在他自學的能力還不錯。

“也隻能這樣了。”李承乾讚歎地看著他,“二哥太厲害了,怎麼讓大伯和阿翁答應的?”

李承道有些不好意思:“我沒做什麼,一說他們就答應了。反應和你差不多。”

李承乾明白了,肯定是李建成和李淵也看出了李承道的誌向,不忍心阻止他。

事實上李淵和李建成除了不忍心,也是知道阻攔不住。李承道性子向來固執,許多事情不做也就罷了,一旦上心就必定要達成目的,若他們現在不答應,之後還不知道要惹出多少事來。

況且對於李承道來說,這個出路的確算得上不錯,冒些風險也是必須的。

晚上李承乾上完課,起來活動了一下身體,吃了一點東西,就又拿出紙張抄寫書籍。

李承道要去實驗室,李承乾想多抄一點教材給他帶去,免得到了那邊沒得學。

一直到了亥時二刻,七十八郎提醒,風蕾也催他休息,李承乾才放下筆去洗漱。係統:【宿主辛苦了。】

【沒事,我都已經習慣了。】李承乾伸了個懶腰,笑眯眯道,【抄書對我也有好處,我可以複習一下學過的東西,而且為了少寫字,要把白話縮成文言,對我讀書也有幫助的。我還學會了畫畫呢!】

書裡有很多插圖很重要,輕易不能刪掉,為了便於學生理解,李承乾硬是學會了畫畫。雖然遠遠說不上藝術,但是清晰精準,也算不錯了。

李承乾美滋滋:【我現在也算得上多才多藝了吧?】

係統非常欣慰:【宿主能這麼想就好。】

李承乾揉著發酸的手腕,還不忘驕傲地挺起胸膛。

他就是這麼樂觀的呀!

係統:【告訴宿主一個好消息,我的積分夠了,可以進行係統升級,如果升級成功,就可以打印書籍了。】

李承乾眼睛一亮:【升級?那是不是能聯係你們總部了?】

【聯係總部和升級關係不大,主要看信號能不能發出去。】

李承乾:【哦。】

係統見他失望,又安慰道:【係統升級後權限會變大,說不定會有彆的辦法聯係總部。】

【真的?】

係統:【真的!】

李承乾這才咧開嘴笑了,隨後想起什麼,笑容又是一斂:【你剛才說要是成功……難道升級還有可能失敗嗎?】

【係統處於特殊情況,不能保證升級成功。不過失敗也沒大事,隻是維持現在的狀態而已。】

李承乾這才放心了,他就怕升級失敗會對七十八郎不好:【那你升級吧,需要我幫忙儘管說,如果積分不夠的話就挪我的用。】

係統程序裡劃過一條代表感動的代碼,宿主掙了那麼多積分,但並沒有存下多少,還有那麼多事情想做,平時一個積分恨不得複製成兩個用,現在卻能說出這樣的話,實在太難得了。

它道:【宿主放心,不需要用你的積分,我的已經夠用了。】

李承乾:【嗯嗯。】

然後係統就不說話了,李承乾也沒法再操作光屏。

他在心裡叫了幾聲,沒有回應。李承乾沒想到升級是這樣的,要不是他還能看到係統麵板,還以為七十八郎走了呢。

洗漱完躺在床上,李承乾睜著眼睛看床頂,他還不想睡,想要等著七十八郎升級完,第一時間跟它打招呼。

然而他實在太困了,很快眼睛就睜不開,不知道什麼時候睡了過去。

這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裡七十八郎升級後變得超級厲害,他們聯係上了總部,還和外麵的世界取得了聯係,大唐飛速發展,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第 124 章

第二天早上醒來,李承乾對著床頂茫然地眨眨眼,過了一會兒意識才逐漸回籠。

他沒有動,先在心裡戳係統:【七十八郎,你回來了嗎?】

【回來了,宿主。】

李承乾小小鬆了口氣:【回來就好,昨天聯係不上你,可把我擔心壞了。】

係統:【……】擔不擔心不知道,宿主睡得倒是挺香的,跟個小豬似的。

李承乾關切地問:【你升級成功了嗎?】

【成功了。】係統電子音裡帶上幾l分愉悅,【現在係統多了好幾l個功能,宿主可以慢慢探索。】

李承乾很感興趣,但他等會還要上課,沒有那麼多時間,隻能撿最關心的問:【能聯係上你們總部了嗎?】

【不能,我昨天晚上已經試過了。】

【哎!】李承乾垂下小腦袋,失望地歎了一聲。不過很快他又打起精神安慰自己,【沒事,我們還有很多時間,不用著急。】

係統也道:【雖然不能聯係總部,但可以打印了。】

【真的嗎?】李承乾眼睛亮晶晶,【是不是需要我買電腦和打印機?】

他知道外麵的人都是用電腦和打印機打印的。雖然這兩樣東西都不便宜,但可以打印很多有用的書籍,也算是物超所值。

而且李承乾一直想要試試外麵世界各種神奇的機器,隻是知道即便買了在大唐也不能用,這才沒有動手。如果要用電腦和打印機打印,也就是說這兩樣是能用的,那可就太好了!

他不僅能一嘗所願,說不定還能研究研究,做出大唐自己的打印機和電腦。

然而係統打破了他的幻想:【用不著電腦和打印機,隻要宿主購買書籍時額外支付一筆積分,係統就可以打印成書。】

李承乾撓頭:【好像沒什麼區彆啊,我從前買的也是書。】

【以前的書不能拿出係統。】係統解釋道,【你看它們是實體書,實際上隻是電子版。打印成實體就能拿出係統了。】

李承乾恍然大悟,支付了一筆積分,先讓係統把他昨天抄的那本書打印出來,很快係統空間裡就多了一本書。

李承乾把書拿出來翻了翻,除了字體被係統貼心地轉換成了繁體,其他和他在係統裡看到的一模一樣。

他驚歎道:【你打印好快啊,一轉眼的時間就好了,比打印機還快誒。我再試試!】

他又交了一筆積分,指著另一本書道:【打印這本。】

又是【叮!】的一聲,打印成功。

李承乾興致勃勃:【再來再來。】

他玩得開心,讓係統打印了很多本書,在床頭堆成小小一堆,直到外麵傳來風蕾叫他的聲音,他才把書一股腦收到係統空間裡,心虛地從帷帳中間探出一個小腦袋:【風蕾姐姐,你叫我?】

風蕾:“殿下今日怎麼現在還不起?時辰不早了,等會兒就該遲到了。”

李承乾生物鐘很規律,平時起床非常自覺,根本不用人叫。時間久了,風蕾她們在這方麵就不怎麼上心,沒想到今天就遲了。

李承乾一看天色,臉色頓時一變,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快快快,風蕾姐姐幫我拿衣服!”

“已經拿過來了,奴婢幫殿下穿。”

李承乾匆匆穿衣服,隨便抹了抹臉,背上書包就往外麵跑。

陳嬤嬤拉住他:“還沒吃飯呢!”

“我來不及啦,遲到要挨手板的!”

宋福機靈地拿了幾l個包子:“嬤嬤您看,我帶上早餐,等會兒到了學堂給殿下吃。”

陳嬤嬤這才鬆開了李承乾,還不放心地叮囑:“跑慢點,不要太著急了。”

李承乾已經跑遠了,聲音遠遠地飄來:“知道啦~”

*

幾l天之後,李承道收拾妥當,辭彆家人前往實驗室,李承乾幾l人前去送行。

李承乾把準備好的書送給李承道。

李承道接過這沉甸甸的厚厚一摞書,一時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怎麼會這麼多?你這幾l天都沒休息嗎?”

即便不眠不休,也不該抄出這麼多書吧。

李承乾嘿嘿一笑:“二哥不用管,我自然有辦法。反正你看完了隨時找我要。”

李承道沒有再追問,隻留了一本在手邊,其他的讓小太監收到箱籠裡,一並綁到馬車上帶過去。然後他就爬上馬車:“我走了!”

“嗯嗯。”李承乾叮囑他,“到了那邊注意安全,聽管事的話,不要熬夜,記得鍛煉身體,記得好好吃飯……”

他絮絮叨叨的,李承道還沒不耐煩,杜荷先無語了:“你什麼時候這麼嘮叨了?”

李承乾望天:“沒有辦法,誰讓是我帶二哥學物化生的,如果他在實驗室過得不好,我不知道怎麼跟阿翁、大伯和阿耶交代。”

杜荷好奇:“關聖上什麼事?”

杜構和蘇琛都在心裡狂翻白眼,這傻子什麼意思,是說聖上不關心李承道嗎?

杜構捂住杜荷的嘴,物理封口。

送走李承道,小夥伴們就回去了,杜荷終於重獲自由,瞪了自家大哥一眼,解開荷包露出裡麵的肉乾:“你們要嘗嘗嗎,我阿娘親手做的肉乾,可好吃了!”

李承乾搖搖頭:“我不想吃。”

杜構和蘇琛也興致缺缺。

杜荷大大咧咧地說:“以後又不是見不到了,承道還要教課,還要跟承乾學物化生,每個休沐都要回來,用不著傷心啊。”

倒不是傷心,隻是他們和李承道做了好幾l年同窗,可以說形影不離,現在驟然分開,大家都有些不適應。

李承乾打起精神:“杜荷說得對,我們以後還能常見的。”

“就是就是。”杜荷咬著肉乾歪頭問,“不過休沐隻有一天,承道來回長安就要用兩個時辰,剩下的時間又要上課又要教學,是不是太趕了?”

李承乾托腮:“我已經跟實驗室的管事說了,二哥可以遲半天,等到休沐日第二天再去實驗室,這樣他就又多了一晚上時間。”

李承乾想到什麼,悄悄問係統:【你這麼厲害,現在都可以打印了,那能讓二哥看到係統裡的課嗎?】

係統:【……不可以。】

李承乾早有預料,聞言也不是失望:【那你再接再厲,努力升級,儘快實現這個功能。】

係統:【宿主多賺積分,係統就可以早點升級了。】

李承乾:【哎,我們何必互相傷害呢?】

係統:哼!

*

回到宮裡,李承乾跑去禦書房找阿耶,李世民對李承道還是挺關心的,對他去實驗室的事也很關注,現在人送走了,多少得跟他說一聲。

到了禦書房,卻發現李世民臉色不好看。

李承乾機靈地沒說話,乖巧地踩著凳子給李世民捶肩膀,果然李世民臉色好看了許多,享受地閉上眼睛:“承道走了?”

“嗯嗯。”李承乾聽李世民聲音如常,就知道他已經沒那麼生氣了,好奇地問,“阿耶為什麼不高興啊?”

李世民也不瞞他,指指桌上的書信:“你自己看。”

李承乾跳下小板凳,幾l步走到書桌前拿起書信:“是三舅父給義安郡王的信,怎麼在阿耶這裡?”

他看了一遍,就忍不住皺起小眉毛:“三舅父和義安郡王關係很好嗎,怎麼還要一起行動,他們要一起乾什麼?”

他到底是讀過史書的,再結合李世民的反應就明白了:“他們是不是在謀劃什麼東西?”

“隻怕是。”李世民輕輕撥弄茶碗蓋子,麵無表情地說,“最近朝中為了削爵的事鬨個不休,李孝常意見也不小,隻是沒想到他有這麼大的膽子。”

大唐剛剛建立的時候,李淵曾大肆封賞李家宗室。

譬如李承乾,剛出生沒多久的奶娃娃就被封王,享受郡王的俸祿待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也是如此。這也就罷了,到底是李淵的嫡親孫子。

但情況遠不止於此,隻要有一點血脈關係,對他們這一枝親近些或者略有功勞的李淵都大肆封賞,實際爵位遠超他們應得的待遇。

李世民對此很有意見,他是賞罰分明的人,且如今國庫空虛,還要用大量錢財養著一群庸才,李世民可不樂意,所以就要根據功勞重新裁定爵位。

彆看李孝常和李孝恭名字隻差一點,但本事可差得多了。李孝恭南征北戰功勳赫赫,李孝常卻隻是投降唐朝時獻出一點糧食的功勞,他憑著這點功勞做到郡王,這次被裁撤或者降爵幾l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也難怪生出異心了。

李承乾氣憤地說:“本來就不是他們應得的東西,現在阿耶隻是收回多餘的部分,他們居然就要造反,太過分了!”

“世事如此,倒也不必生氣。”李世民自己剛才還氣呼呼,現在見李承乾這樣,反而不覺得生氣了,氣定神閒地安慰他。

隨後又感慨道:“這次虧了你,若非你叫我盯著長孫安業,隻怕還發現不了此事呢。”

李承乾認真道:“就算沒有發現也不會有事的,他們肯定打不過阿耶。”

被兒子誇了。李世民嘴角忍不住翹起,笑眯眯道:“不是怕和他們打仗,隻是一旦他們舉事成功,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對我們都不是好事。現在我們提前發現就可以早做準備,說不定還能變成好事呢。”

李承乾好奇地眨眨眼:“怎麼變成好事?”

李世民依舊笑著,卻莫名多了份涼意,悠悠道:“我正少個殺雞儆猴的雞,這不就自己出現了嗎?”

李承乾:“……”怪嚇人的。

他猶豫片刻,遲疑地問:“那三舅父……該怎麼辦?”

長孫安業和長孫氏是一家人,他若謀反,必定會影響長孫氏的名聲。況且若長孫氏依舊念著情分,這事就更不好辦了。

“你還是不夠了解你阿娘,她絕非為私情所困,沒有大局觀念之人。即便對長孫安業有情分,但若危害到大唐江山,她也不會徇私的。”李世民說到這裡,神情不無得意,他的觀音婢可不是一般女子。

隨即他又擰緊眉毛:“至於名聲……這個的確要考慮一下。”

長孫氏急李世民之所急,他自然也要替她考慮。即便他不會因為長孫安業之事遷怒於她,也能保證她不會被人輕視,但若能避免自然最好。況且他也怕長孫氏對長孫安業還有感情,到時候為此傷心。

李世民想了想:“這件事我來想辦法吧。”

這時候就不得不再次感謝李承乾,幸好提前發現了這件事,要不然都沒時間和機會從中周旋。

李世民又誇了李承乾一頓,直到把人誇得美滋滋,這才抱起來道:“我還有一件事問你的意見。”

“我就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白得的誇獎。”李承乾裝模作樣地歎氣。

李世民:“……想吃什麼點心,我讓人給你做。”

李承乾:“還要甜甜的奶茶。”

“有!都有!”李世民讓人按李承乾的要求拿來吃食,李承乾喝了一口奶茶,美滋滋地說:“阿耶說吧。”

第 125 章

李承乾靜靜看著李世民,想要看他有什麼事和他商量。

李世民沉吟片刻,似乎在猶豫怎麼措辭,過了一會兒才道:“是這樣,我想分封宗室和功臣。”

李承乾:“???”

他茫然地撓撓頭,懷疑自己聽錯了:“你不是在削宗室爵位嗎,怎麼又要分封啦?”

這樣互相矛盾,他搞不懂阿耶在想什麼了。

“不矛盾。削爵是因為我不認可之前的封爵標準,但如果是親近嫡係,或者有大功的大臣,比如你的叔伯和兄弟、房玄齡杜如晦,還有你舅父他們,就應該給他們爵位。”李世民解釋道。

李承乾想了想,點頭認可這個觀點:“那有什麼不對嗎?”

他覺得這個思路很清晰,況且都已經實行這麼長時間了,沒必要再問他的意見。

果然李世民繼續道:“是這樣的,我想讓諸王管理地方……世襲的。”

李承乾沒有立刻聽懂,想了一會兒才恍然:“原來你是說這個分封?”

分封製也就是封建製,“封國土,建諸侯”,是盛行於周朝的一種政治製度,將君王的後裔和功臣分往地方,稱為諸侯。

諸侯要服從中央的管理,繳納貢品,拱衛王室。但在自己的領域內,他們有極大的自主權,政策和軍事都由諸侯做主,還有自己的朝廷、大臣,相當於一個個小國家。

一個很有名的例子,薑子牙幫助武王姬發建立周朝,之後被封為齊王。後來鼎鼎有名的戰國七雄,一開始都是周朝的諸侯。

分封製的壞處顯而易見,諸侯坐大,中央便會逐漸失去掌控,最後變得形同虛設。

所以自秦漢開始,逐漸以郡縣製取代了分封製,到大唐建立,又發展成道州縣三級製。但不管是郡縣還是道州縣,它們的核心都是一樣的——

由朝廷指派大臣治理地方,大臣隻有治理權,沒有官員任命和重要政策製定權。

如此權利都掌控在朝廷手裡,可以很大程度防止地方叛亂。

李承乾不明白李世民為什麼突然複古,想要搞什麼分封製了?

“不是突然的,我想了很久了。”李世民拿出一張紙,又拿出一支筆,先寫了一個“周”,“周朝實行分封製,國祚近八百年。”

又寫了一個“漢”:“漢朝分封製與郡縣製並行,國祚四百餘年。”

最後他又寫上“秦”和“隋”:“秦朝和隋朝實行郡縣製,結果你也看到了,二代而亡。”

李承乾:“……”

“那也不能怪製度,是因為二代皇帝昏庸吧?”

李世民振振有詞:“那還有晉朝呢,晉朝皇帝就不昏庸嗎?可它還是延續了百餘年,不就是分封製的功勞嗎?”

李承乾反駁:“周朝延續數百年,可之後諸國爭鬥也持續了數百年。漢朝有七國之亂,晉朝有八王之亂,這也都是分封製的後果。”

李世民詫異道:“臭小子懂得倒挺多。”

“那當然,我可是讀過史書的!”李承乾得意地叉腰,“你既然來問我,不就是因為我厲害嗎?”

這倒也是,但李世民其實沒想著李承乾現在就能懂,隻是希望他之後能研究一下,說不定能提供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李承乾現在就能聽懂,那就更好了。

李世民發愁道:“你我自然不擔心,但保不齊後人有昏庸之輩,到時候大唐說不定就要亡了。如果實行分封製,即便中央被諸侯所滅,也隻是換一個後人做皇帝,大唐還是我們的大唐。”

“不是這樣的。”李承乾搖搖頭,“人有了權利就會有野心,一旦朝廷顯出弱態,肯定經常會有人叛亂,到時候天下就沒有安寧了。”

李承乾認真地看著李世民,“阿耶,我還記得你說要建立盛世大唐,你心中的盛世到底是大唐長長久久,還是百姓安居樂業,不用常受戰亂之苦呢?”

李世民一愣。

李承乾道:“這世上根本沒有長長久久的王朝,除非將權利交給百姓,隻有百姓才是最重要的。”

李承乾了解外麵的事情,自然知道民主才是大勢所趨,在他看來李世民的糾結沒什麼意義,這世上根本不存在長長久久的王朝,除非皇室成為吉祥物。一個王朝的壽命走到儘頭,與其苟延殘喘拖累百姓,還不如痛痛快快換一個,長痛不如短痛嘛。

李世民:“……”

知道李承乾思路清奇,但也沒想到這麼清奇。李世民沉默很久,歎了一聲:“你說得也有道理,罷了,我再想想吧。”

本來打算過幾天就和大臣提一提的,現在看還是算了,他還得再考慮考慮。

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李孝常和長孫安業的事。

李承乾不知道李世民怎麼做到的,總之等他再聽說李孝常和長孫安業的時候,李孝常已經因為試圖謀反被判斬刑。而長孫安業從這件事裡隱身了,根本沒幾個人知道他也參與了謀反,李世民另外尋了一些由頭處置他,長孫安業為人跋扈,要抓他的錯誤實在不是難事,最終被判削官流放。

這個責罰對於謀逆之罪算是比較輕的,但看在長孫氏的麵子上,本來也不可能真的處死長孫安業,也不算是輕饒了。

李世民這招殺雞儆猴用得不錯,幾個人頭落地,削爵之事一下變得順暢多了。而有此事在前麵頂著,分到長孫安業身上的目光就少了,更不會牽累長孫氏的名聲。

長孫安業一家離京前還曾求見長孫氏,長孫氏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李承乾張開小胳膊:“阿娘不要傷心,承乾抱抱。”

長孫氏從善如流地讓李承乾抱了抱,微微一歎:“阿娘不傷心,我與他們本沒有多少情分,能保住性命就足夠了。”

李承乾鬆了一口氣,隨後又有些生氣地說:“阿娘不計前嫌,對他們這麼好,他們還要謀反讓阿娘傷心,真是太過分了!”

長孫氏道:“縱然我們不計前嫌,隻怕他也沒有相信,還怕我們什麼時候又害他呢。”

“就跟大伯的舊黨一樣?”李承乾憤憤點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雖是小人之心,但也是人之常情。”長孫氏道,“承乾以後也得知道,不能用你自己的想法揣度旁人,知道嗎?”

李承乾認真地點點頭:“我知道了,不能用我的想法理解彆人的意思,也不能主觀認為彆人能正確理解我的意思,所以不能衝動行事。”

長孫氏笑著摸摸兒子的頭:“就是這個意思,承乾真聰明。”

李承乾晃晃小腦袋,美滋滋!

*

“我是一個教書匠,教書本領強。教完化學教生物,學生學得棒~~~”

休沐日一大早,李承乾哼著改編的兒歌行走在國子監的路上,清晨空氣清新,他的心情也非常美妙。

到了學堂門口,李承乾停下哼歌,調整表情,努力板起帶著嬰兒肥的臉蛋,做出一副穩重的樣子,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了進去。

學生已經來得差不多了,學堂裡坐得滿滿當當,原本正在三三兩兩小聲討論這幾天的學習和試驗成果,見到先生進來立刻安靜下來。

見到來人是李承乾,學生們驚訝又歡喜:“小先生,今天怎麼是你來呀?”

李承乾能懶則懶,自從李承道能獨立上課開始,他已經很久沒來過了。

李承乾努力保持威嚴,小臉還是忍不住一苦:“你們大先生去實驗室了,那邊比較遠,早上趕不過來,以後第一節課可能都要我上了。”

他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再和實驗室管事商量一下,讓李承道在休沐前一天的下午就回來,不過此事要先和李承道商量,且李承乾當初考慮到實驗室的安全,選的管事特彆嚴肅負責,和孔穎達是一個類型的。好處是有他看著,出事的概率大大降低,壞處是李承乾也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提要求。

隻能先這麼著了。

學生們倒是很高興,這節課也聽得十分起勁。

等到這節課結束,李承道才帶著同在實驗室的學生匆匆趕來,接過了李承乾的先生位置。

李承乾也沒走,來都來了,乾脆找個位置讀自己的書,順便幫李承道回答學生的問題。

這裡的學生都是第一批學物化生的,有將近一半都在各個地方做研究,現在他們的問題很多也很具體,不止李承道不知道,有很多李承乾也回答不了。

畢竟他隻有理論,卻沒有實踐。

李承乾撓撓頭:“要不我去看一看吧。”

這是對著農莊的學生說的,畢竟就農莊的學生最多,問題也最多。

學生們不好意思:“不敢勞動殿下……”

“沒事的,反正我想要了解百姓種地的情況,本來就打算找時間去農莊或者農村住一段時間。”李承乾道。

而且他還有強國任務,不能真的把希望都放在學生身上。

學生們:“……您還要住一段時間?”

李承乾理所當然點頭:“要了解當然要實踐,有什麼不對嗎?”

不對倒是沒什麼不對,就是有點擔心,聖上不會一怒之下把他們劈了吧?

第 126 章

“你要去農莊住?”

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飯,李承乾向阿耶阿娘提起此事,李世民反應非常激動:“不行!這事我不答應!”

“為什麼?”李承乾咬著筷子不服氣,“我是去辦正事的,又不是出去玩!”

李世民:“你是太子,你看誰家太子沒事往外跑的?如果隻是想要知道怎麼種地,宮裡不是有田地嗎?這些不夠的話阿耶讓人在宮外再給你辟一些,沒必要跑到城外去。”

“當然有必要了,宮裡條件這麼好,種地的人這麼多,工具之類也應有儘有,我們怎麼能真正知道百姓需要什麼?”李承乾道。

李世民:“那也不用你親自去,讓底下人去,回頭告訴你就是了。你是太子,以後還要做皇帝,要處理的事那麼多,總不能什麼事都要自己試一試吧。”

李承乾振振有詞:“阿耶說得對,但是種田和其他事不一樣呀,這是大唐和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當然要了解越多越好。”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李世民還是不想李承乾去,他道:“你還有很多事要忙呢,如果去了農莊上,讀書怎麼辦?中書省的事怎麼辦?”

李承乾早就想好了,他說:“反正杜荷他們肯定要跟我去的,讓先生也跟我們一起去就是了。我問過陸先生了,他願意的。”

至於中書省……

李承乾撓撓頭:“那邊現在用不上我幫忙了。”

他之前被要去幫忙,是因為中書省忙不過來,但現在檔案管理邁上正軌,李承乾花了很多時間整理資料,現在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了。

最近這些日子他都被帶著參與中書省的日常運行,諸如起草詔令、製定決策之類,發現中書省忙碌歸忙碌,但也不是周轉不過來,他在與不在意義都不大。

李世民也知道這一點,他讓李承乾去中書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該學的東西學得差不多,本來就盤算著給他換一個部門,但絕對不是去農莊!

李世民咬牙:“實在想了解田地的事,我讓你去民部待一段時間,農莊還是彆去了。”

李承乾見李世民不肯答應,用目光向長孫氏求助。

長孫氏推了推李世民,嗔怪道:“承乾知道他在做什麼,你就不要管東管西了。”

“觀音婢……”

李世民略帶委屈地看向長孫氏,什麼叫他管東管西?農莊距離長安雖然不是特彆遠,但來回也不是那麼方便,李承乾如果玩得開心,保不齊十天半個月都不回長安一回,到時候他豈不是經常見不到臭小子人影?

這麼大一個寶貝兒子,原本天天在跟前轉悠的,猛的就十天半個月見不到了。不知道他每天都在做什麼,不知道吃穿合不合心意,有沒有磕到碰到,身子有沒有不舒坦。這怎麼能放心呢?

反正他是舍不得,就不信長孫氏能舍得!

長孫氏也舍不得,但該舍還是要舍的:“孩子長大了,總得自己成長,不可能一直把他束縛在我們身邊。好歹農莊比豳州近多了。”

提到豳州,就不得不提起李世民裝病騙李承乾回來的事,他不僅沒有不好意思,反而像是抓到了有力證據,“你看,我根本受不了承乾走!”

長孫氏:“……”

李承乾:“……”

李承乾深深歎了一口氣,帶著五分得瑟五分無奈道:“阿耶,你這麼黏人,讓我很為難的。”

李世民:“那你彆去農莊!”

“不行,我要去!”李承乾搖搖頭,“但我可以保證,每個休沐都回來看你們,這樣應該可以了吧?”

李世民輕哼:“休沐十天一次,不還是十天半個月見不到人嗎?”

“那我節令假期也回來,沒有假期的時候就一旬回來兩次。”李承乾又退了一步。

李世民依舊不滿意,還要繼續提條件,李承乾叉著腰道:“阿耶你適可而止,不要得寸進尺哈!”

李世民:“……”

他噎了一下,還是不甘心地提了個條件:“那你要時常給我們寫信,平時聽嬤嬤的話,照顧好自己巴拉巴拉。”

李承乾頭一次知道李世民這麼能絮叨,耐心聽著,能答應的都答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