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員,把李向陽推到台麵上,是不是有些太冒險了?”
韓副司令員擔憂道:“他畢竟資曆尚淺,又是個孩子,萬一得罪了誰......”
“老韓,你怎麼也拎不清了?”
司令員有些不滿,“正因為李向陽年輕,才更應該讓他挑這個頭!”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你既然看重他,就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韓副司令員怎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李向陽年紀尚小,因此就算說錯話,後果也並不嚴重。
隻是,李向陽畢竟是40軍的人,他難免有些關心則亂。
“讓他們吵去吧,總之這個仗絕不能再打了!”
司令員斬釘截鐵道。
正在此時,誌司又收到了來自40軍的致電。
這封電報,正是以李向陽的名義所寫。
電報中,他邏輯分明,條理清晰,先是列舉了敵我雙方的優劣,又一陣見血的指出我軍當下最關鍵的問題——補給不足。
最終,李向陽還大膽推測我軍可能麵臨的危險。
“三七線一帶多是平原,非常適合大規模的坦克集群作戰。”
“我軍並不具備應對敵人坦克集群的能力,一旦開戰,對我軍十分不利。”
讀完電報後,司令員臉上滿是笑容。
“這個李向陽,真是令人驚喜不斷啊!”
他揶揄的看向韓副司令員,“現在,你還覺得他隻是個孩子嗎?”
韓副司令也露出了笑意,“有了這封電報,各軍也該想明白了!”
很快,各軍都收到了這封電報。
這下子,就連那些激進的軍長也不得不承認,李向陽說的很有道理。
最終,東西線的部隊開始原地休整。
而李向陽這個名字,也正式步入了各軍大佬的視線。
“去調查一下,這個李向陽是什麼人!”
一時間,這些大佬們對李向陽充滿了好奇。
隨著對李向陽漸漸了解,他們對此人的評價也愈發高了起來。
“溫成真是撿到寶了!”
“這麼好的苗子,稍加培養,就是棟梁之才啊!”
梁軍長更是直接找來113師的江師長,並將其痛罵一頓。
“你當時為啥沒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