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什麼叫狠打,就比較好解釋了:隻要開打,就一次性打的他們不敢紮刺!
簡而言之,不攻則已,攻則必克。
5月13日晚,夏季反擊戰首先在東線打響。
作為穩紮狠打的開頭炮,此戰務必要打的乾脆,打的利索。
因此,我軍雖然兵力規模不大,但準備工作尤為紮實。
開戰前,我軍所囤積的糧食完全足夠支持到10月,彈藥武器更是空前富裕。
以至於各軍打完第一階段的戰役後,還剩下不少彈藥糧食沒用完。
以克湖裡東南山之戰為例,作為一場連級的攻防戰,我軍其實隻投入了一個連的兵力,但參戰火炮數量卻達到驚人的123門——相當於十幾個炮兵連。
一場戰鬥下來,我軍合計發射82mm以上炮彈多大多發——比前兩次戰役合起來還多!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軍此戰僅僅發射炮彈18發,並且全都是迫擊炮彈,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心慈手軟,而是聯合軍的炮兵陣地被我軍壓得動都不敢動一下。
麵對鋪天蓋地的炮彈,米軍被打的直接懷疑人生——到底是誰他嗎的說龍國窮了?
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局麵,完全是我軍一點點打下來的。
作戰初期,我軍長期得不到彈藥補給,沒子彈了,隻能頂著槍林彈雨衝上戰場,在敵人的身上扒。
甚至,許多戰士因為得不到後勤保障,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氣中活活凍死。
米軍這輩子都不會明白,因為他們根本沒經曆過,更無法想象。
隨後,第9兵團所屬的23、24軍分彆對預定的敵連以下目標發起進攻。
直至15日,我軍共進行了十三次反擊作戰,打退敵人多次反撲,並斃傷俘敵約1500餘人。
此後,第20兵團和第9兵團繼續對敵連以下的目標發起攻勢,並進行了多達十六次戰術反擊作戰,殲滅敵兩個連、十個排、四個班。
到了5月25日,第一階段反擊作戰結束,我軍共擊斃敵人3700餘人,俘獲1200多人,自身傷亡13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