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不管這些,隻覺得賈府眾人滿是善意。
尤清之心中歎道:寄人籬下本就不好過,書中父母雙亡無人撐腰的黛玉不知在榮國府受了多少委屈,才寫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句子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味指責榮國府也沒甚趣味。
這輩子但願黛玉可以父母雙全,不再受那些閒氣。
這些日子,賈敬忙著在府裡教賈蓉念書,隻是賈蓉也沒個對比,賈敬覺得不好,便想著送賈蓉去書院。
在外頭一打聽,也沒個心儀的。
外頭族老們聽說了,忙上門勸。
三太爺先開了口:“聽說敬侄兒如今在給蓉兒找書院?”
賈敬道:“這小子沒個玩伴兒,跟著我念書,怕他不知天高地厚,出去見見世麵才好。”
族老們互相看看,都不開口。
隻有五太爺道:“不知敬侄兒是否有意送蓉兒去家塾裡去?”
賈敬道:“五叔的意思是?”
五太爺道:“托你的福,如今家塾已然安穩。要是你找到了滿意的書院,我們也就不說這話。隻是蓉兒若要玩伴,族裡這麼多人,還怕找不到麼?”
賈敬便笑道:“各位叔叔們是想讓我請些好先生過來?”
五太爺老臉一紅,說道:“我們也知道族裡已經占了許多便宜,是我們得隴望蜀了。”
賈敬笑道:“各位叔叔也是為了族裡後台著想,侄兒也明白。如今家塾裡的先生都是秀才,開蒙授課沒問題,族中想進一步不容易。這事我記下了,若真能找著好先生,蓉兒去家塾自然是好的。”
三太爺站起來道:“我替族裡多謝你了。”
賈敬忙扶起來,道:“這是族裡大事,原是我該做的,叔叔們切勿責怪。”
送走族老們,賈敬便讓人出去打聽。
誰知尤清之找人,一找一個準,自己想找個舉人都難。
金陵不比京城,沒有那麼多舉人等著取士。
如周夫人的父親,年紀大了,死了做官的心,便在城中開了家私塾,倒也不愁生計。
如周夫人的前夫,年紀輕輕,必是要在京城轉圜,隻盼著有朝一日,得中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