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甄兩家大手筆施粥,金陵城內外官員都瞧著呢。
這些官員苦於沒有這兩家家資豐厚,又不敢跟他們打擂台。
隻好在旁邊觀望著,看誰先開口,好上去添把柴,將來問罪時也有些話說。
如今甄家開了口,賈家卻沒動靜,眾人有想投靠賈家的也不敢動作。
劉家。
一家子坐在正堂裡,個個緊皺著眉頭。
自從甄寶玉在劉家落了水,雖沒有出什麼大事,甄夫人也心裡不大爽快。
往常宴會什麼的,也不大拉上劉家。
這次帖子送上了門。
劉家卻猶豫了。
沉默了半晌,劉夫人開了口:“彆想那麼多了,帖子都到手上了,還能不去不成?”
劉大人歎道:“你說得是,明日若甄夫人說起賑災一事,就說家中願出五萬兩銀子,十石糧食。”
眾人聽了眼睛一閃,劉大站起來道:“父親,這也太多了吧,隻怕捐了出去,家裡也就不剩什麼了。”
劉大人橫了他一眼,道:“這是你老子的買命錢!等這陣子過去了,聖上降罪,我這官位是彆想保住了。與其到時候抄家抄了去,不如這時候捐出去還能搏個美名。”
聽得劉大人這麼一說,兒子兒媳們都心慌了起來。
金陵城內除了甄家,就是劉大人官位最高。
幾個兒媳雖比吳淑燕家世略好一些,但也都屬高嫁,在娘家也十分有身份體麵。
若是劉家敗落了,這以後的日子可得怎麼過呢。
一直靜靜坐在上頭的慈眉善目的劉老太太聽得兒子這麼說,忙朝著大孫子道:“好孩子,可得聽你爹的,他一個人撐起劉家不容易。”
劉大人出身寒門,也是十年寒窗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個位置。
本想著也算是有了些根基,好好培養膝下三個兒子,劉家不怕沒有光耀的那一天。
誰知道大兒子中庸,二兒子老實,剩下個老三,腦子稍靈活些,可連個秀才都未考上。
劉大人聽母親歎了一句自己不容易,情不自禁眼眶就紅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