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搞那麼多虛的,北大荒長粒香米一百噸60萬,4升裝金龍魚花生油2000桶11萬5,你包運費!”
站在吳昊對麵的老板,都快氣瘋了。
70多萬的貨物,不到5000的利潤。
雖然有得賺,可調配這麼多的物資,所花銷的心力和利潤完全不成正比。
可要不接這單,店門口被爭吵吸引來的急於出貨的行商們,那如狼似虎的饑渴眼神。
不用想都知道,這客人都不用開口,都有一堆人圍上去兜售。
【藍瘦,香菇...】老板的心中,默默的嘟囔著這句,昨晚才從寶貝女兒口中學會的新詞。
“您再加點,這真不賺錢啊!”老板滿臉無奈的說道。
糧油鋪老板還想多賺點的時候,店門口的行商們,可管不了這麼多了。
“老板,我車上有25噸長粒香米隻要15萬,車子直接開去您倉庫,到點就能卸貨!”
“我這也有20噸,也按三塊一斤出,您給12萬就行,我的貨卸貨費我自己出。”
這些喊價的,都是深城獨有的新型行商,以車隊的形式出沒在深城農貿市場中。
他們往返於場地與銷售地之間。
根據銷售地,坐商的需求,在原廠地進貨時,以車隊墊資的形式,多拉二三十噸貨回來。
拉回貨品後,直接在銷售地以低於坐商的價格批量兜售,從而賺取利潤。
坐商們對這類行商是有些抵觸的,但市場中時常出現大批量進貨的客戶,行商的出現也能解決不少坐商之間在急需貨品時,相互抬價問題。
故此,這類車隊形式的行商,在這些坐商的夾縫中,求得不少生存空間。
市場需求,決定銷售模式,商業時代下,賽道永遠都有,隻看能否抓住核心痛點。
聽著身後的行商們不斷地吆喝聲,吳昊並不為所動。
雖然這些行商的確能給出更低的價格,但他們貨品不全。
他們不能解決吳昊的全部采購需求,時間與及時配貨,才是吳昊需要考慮的。
任務重,需求大,時間緊,才是吳昊的核心痛點。
而在市場裡得罪某個坐商,並不是什麼聰明之舉。
“怎麼樣,老板?找你是為了方便,我要的東西可多。要尋低價,身後可多得是人!”吳昊看著麵前的糧油鋪老板,笑嘻嘻的說道。
身後行商耐不住的喊價,正是吳昊的算計,他故意在鋪內爭得麵紅耳赤的目的,正是為了吸引這些‘捧哏者’的到來。
而他們的喊價,也的確成了壓垮糧油鋪老板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你還要什麼貨,全給我,今天我就賠本賺個吆喝!”糧油鋪老板聽到吳昊的話中,似乎還不隻是需求糧油兩種,本著東邊不亮西邊亮的想法,鬆了口。
【上鉤!】吳昊心中一喜。
“所有調味品、預製成品底料、各種罐頭、白白象所有口味方便麵,全部一百箱!”
“還有半成品臘肉、香腸、所有包裝麵食,都要一百箱。”
“…………”
聽著吳昊的需求,老板想哭,但更想笑著哭。
【冤家!】此刻,老板對吳昊的評價隻剩這個!
“您是集團采購?”
老板的態度,變得賊快。
老板的變化,讓吳昊心中直說,【終於中計了,鉤心鬥角的太累了。】
但多年在人堆裡鍛煉出來的麵不改色技能,在毫秒中發動。
麵無表情的吳昊,僅是對著老板挑了挑眉毛,並無言語。
個人零售與集采之間,完全不同。
個人零售,貨到付款。
集采,付款是有周期的。
“那付款周期?”老板很上道。
不上道也不行呐,吳昊的需求,總價至少超過千萬!
賺錢嘛....跪著,不寒磣!
集采,雖然付款周期長些。
但隻要與廠商方麵關係過硬,付款也是能拖延的。
老板並不需要承擔太多風險,甚至隻要有過集采單,將來與產商之間的提貨價,都能多談那麼零點幾個百分點。
“5、3、1”
這是深城的老規矩了,預付一部分,兩個月後再付一部分。
集采不是零售,經銷商的利潤隻有最後的10%,而缺少的10%則是采購的灰色收入。
雖說是如此,但因采購量巨大,采購單永遠都是地區經銷商的最愛。
雖說正常的老規矩是4/4/1,但廠商一般是要收50%貨款的,其中的差額,由老板墊付。
但吳昊並不想坑老板,雖說末日將近,但萬事還是不做絕的好。
便宜不可占儘。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以遠離。”這句話一直都是吳昊的做人基礎。
“531?”老板看著吳昊,驚訝的重複了一遍。
“沒錯!錢,我不用你墊!”
“但是,明天下午兩點之前,貨必須備齊,東西必須送到,貨到付款!”
這世上,沒有什麼生意,是用錢不能砸動的。
不用出一分錢的情況下,近80萬的利潤,這種誘惑沒人能夠頂住,沒有人!
“慢一秒,都是我對您的不尊重!”糧油鋪老板,斬釘截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