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新的目標(2 / 2)

剛回到地下避難所,大廳之中正投放著由留在洞穴內的小蜘蛛們,對整個遺跡建築掃描後的三維結構圖。

除了吳昊林常探索過的三、四、五三層外,地麵上的後續兩層為疑似宿舍的住宅層,於類似於辦公場所的第一層。

可在這樣的三維視圖裡,最為招惹吳昊眼球的,是遺跡建築深埋在地下的部分。

完全讓人眼花繚亂的能量傳輸管路,和位於地下二層整個遺跡建築最中心,如同是蠶繭內部絲線般複雜紛亂的能量轉化線路,其複雜程度,看的吳昊人都懵了!

“這些線路都是什麼?”看著放大後,幾乎將整個客廳空間占滿的三維圖形,吳昊指著位居遺跡地下紛繁複雜的管線問道。

“AI,你先把之前遺跡能量爆發的視頻播放出來,阿昊才能更好的了解。”南夢適時的插了一嘴,打斷了AI即將開始的長篇大論。

原來同樣的問題,南夢剛才已經問過,可AI人情世故是不錯,可對於解釋問題,卻隻懂得用數據表達。

整整半個小時的數據對比極具專業術語的解釋後,還是不明就以的南夢,最終是通過觀看著視頻,並對照著AI的講解,才完全弄明白。

“也就是說,這部分裝置能夠轉化地下生物體內所蘊含的能量,從而給遺跡供能,達到類似於防守塔的功能?”看著地下複雜的管路,聽完AI的解說,很快吳昊就大致明白了它們所產生的作用。

預想著將來地表避難所或許能夠裝備上這樣的防禦配置,吳昊頓時就覺著在末日中平平安安的活到死,或許不再是夢。

吳昊腦中的構想剛想到這些,突然,在他腦中,突然想到另一個問題。

遺跡的防禦功能能否複製?

供給防禦塔的能量,能否轉換成電能或者是核能?

沉默著,吳昊心中想到這些,如果這些改造構想能夠成為可能,那防禦塔是否能夠成為改變末日下人類結局的關鍵?

就在他準備繼續詢問時,身邊的南夢將他想提出的問題,直接給付了答案:“可以複製,甚至有改變供能渠道的可能,不過需要經過大量的試驗!”

獲得了答案,吳昊臉上的笑意,再也壓抑不住:“隻要有了藍圖,之後的試驗與複刻工作,那就指日可待了對吧!”

AI:“另外還需要大量的原料供給,現有的原料品種過於單一,不足以支撐項目的開發試驗。”

吳昊:“這沒事,有目標才有動力!”

避難所囤積的材料品種單一,吳昊是知道的,畢竟避難所庫容空間也是有限的。原本他就是準備在末日之後,根據需求,再另行收集。

不過,現在地表上的情況,卻容不得吳昊怠慢了,他必須在製造體係完全崩壞之前,儘可能多的收集足夠的原材料。

“人手真的是太少了,如果能得到自律機械的建造藍圖該多好。”喃喃著,吳昊盤算著捉襟見肘的勞動力。

遺跡洞穴內,吳昊需要保留最少五隻小蜘蛛,因距離與試驗工作的原因,它們必須長期駐守在那。

三號隧道內的屍體清理任務,也是刻不容緩,否則隧道內部的屍臭,萬一流通到避難所這端,那味道可不是一個酸爽能夠表達的。所以,吳昊安排了三架小蜘蛛負責這裡的清理和隧道加固改建工作。

僅剩的兩隻小蜘蛛,則需要應付負一層的地穴改建成原料倉庫的工程,而它們也負擔著隨時待命,支援外出小組探索的工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