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學霸娘子的知見(2 / 2)

收拾完鍋碗瓢盆,黎小刀躺著午休一小會兒,待她醒來時屋裡又恢複安安靜靜。

她走出臥室,看到相公在書房裡伏案讀書。

本來計劃是今天下午兩人一起置辦明日回門的禮物,但是昨天裴父裴母已經辦好拿了過來,於是今天下午便輕鬆一些,不用著急出門了。

黎小刀也進了書房,她想找一些話本來解悶兒,卻發現相公的書架上一本也沒有。

“老師說讀那些書無益,我便沒有買過,若娘子喜歡,明日去鎮上,回完門我們逛逛書店,買上幾本。”

“好!正好我估計相公在我家待不了多久就會忍不住想走。”

“啊?為何?”裴芝奇疑惑道。

黎小刀回他一個神秘的笑容:“明天你就知道。”

白馬村離黎小刀的娘家所在的金砂鎮特彆近,走路不到半個時辰,這也是為什麼黎小刀去河邊能遇到裴芝奇的原因,所以不用擔心來回費時,隻是路途不遠古代的人們都是靠腳走,黎小刀頓時覺得吃下去的三碗飯也還好,明日熱量必能消耗回去,一定不會胖的。

黎小刀隻好在書架上取了一冊史書,相對於四書五經之類,史書算是勉強能看進去的了。

順便了解一下這個穿來的大譽朝都有些什麼曆史故事。

繁體字就是這麼奇妙,若說寫,黎小刀可能是寫不出來的,但讀起來卻障礙不多。

隻是文言文畢竟讀起來費力,老半天過去黎小刀隻讀了上千字。

忽然裴芝奇仿佛想起什麼,拿出厚厚一疊卷子放在黎小刀麵前:“娘子之前說想看看卷子,就是這些了。”

“喔……好,這麼多,我可能要看一陣子才能看完。”

裴芝奇笑道:“不急,娘子慢慢看。”

於是黎小刀放下手中的史書,開始翻閱這些考卷。

雖然文裡的引經據典可能不太懂它出自哪裡,但是引經據典也是為了表達意思,不懂的可以向相公請教;隻要能看懂意思,再找出中舉文章和相公文章的差彆之處,也許能從中窺出一些眉目。

“但是看完後我的意見隻能作為參考,相公若真要考舉人,還是要去省城尋一位名師才行。一個好的老師,不僅要能教相公經義文章,還要能教相公一些經義文章之外的東西”,黎小刀一邊翻卷子一邊說。

“經義文章之外的東西?”

黎小刀點點頭。

古代考科舉不像現在的高考,現在的高考以老師主觀意見閱卷的作文占比雖然也重,但不是全部,更多的題目答案都具有唯一性,但古代考科舉,哪些人中哪些人不中,判定的權利往往掌握在少數幾個考官手裡,這意味著,中與不中,全憑考官的主觀意願。

“相公考舉人,每次考試皆有主考官副考官等,左右不過數人,全憑這寥寥幾人決定誰中誰不中,而答案卻沒有統一標準,都憑考官們的個人意願作主;一個好的老師,至少應該清楚當年的主考官是誰,副考官有哪些人,他們平時為人性情如何,是善是惡,還是善惡參半,有何所喜,何所憂,何所惡,若不能明了這些,答題時正巧觸了雷霆,即便才華橫溢,也難有機會中舉。”

裴芝奇驚歎,這是他不曾聽過的一番理論,而且說得很有道理。沒想到娘子竟有這般見地,這真是一個養在閨中之人能有的知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