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八日,裴芝奇回到了書院,倭亂對生活的影響日漸變淡,身世之變也仿佛沒有發生過,生活又漸漸回到正軌。
裴芝奇回到書院的第二天才收到白馬村來的回信,黎小刀大致讀了一下,知道爹娘平安到家之後,便讓小喜子趕緊將信送給身在書院的相公,好讓他放心。
黎小刀原本的計劃是待爹娘來了多住一陣,這樣相公不在家的時候她也就不害怕了,可是沒想到爹娘早早地不辭而彆回了白馬村,黎小刀隻好又找王廚娘,相公不在的時候請她來客臥暫住。
王廚娘也樂意,能多拿銀子住的也比隔壁家丁房條件好多了。
吃飯方麵相公不在家黎小刀也沒什麼機會親自動手,早餐王廚娘一般會順手做好,白天在萬府上工的時候萬老板都會差人伺候飲食,時間晚了晚上也管一頓飯,更多時候是不停地和萬玉山一起赴宴,喝茶,吃喝不愁;萬玉山也照顧她,有飲酒作樂的場合便不叫她去了,讓苟先生應付一下。
相公回家的時候一般不許自己洗衣做飯,他都要親手來,而且會做很多讓黎小刀一開吃就欲罷不能的菜,最多允許她洗洗碗。
所以黎小刀幸福之餘也有些納悶:完全沒有變瘦的機會?
過年之後黎小刀便把古西語培訓的事提上日程,她計劃按現代的教法,先教字母和發音,然後詞彙和語法並重,苟先生學得很認真,萬玉山找來的另外幾個宗族裡的小青年對她也很尊重,這也是當然的嘛,吃飯的本領願意教人這是特彆難得的機會,他們也不傻,不會因為男女之彆就錯過這個機會。
剛開始帶新人會比自己乾還要累上許多,但是黎小刀明白再過幾個月等新人上手一些就能幫自己分擔一些,所以也不計較。
半年多時間,隻要他們夠勤奮,後續好好記單詞,再加上工作中的實踐,西語會越學越好。
黎小刀在工作裡也一直積累新的詞彙,畢竟古代的詞語寫法和發音跟現代差彆還是很大的,她每學一個,都會單獨記在本子上,等天長日久她就可以擁有一本厚厚的詞彙補充。
忙起來時間就過得快了,除了相公回家的一天兩夜,平時黎小刀忙得腳不沾地,晚上常常天黑了才能回家。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夏季。
省城靠海,夏天雖然炎熱卻有海風陣陣,還會經常下陣雨,倒也涼爽,美中不足的是偶爾會來颶風,輕則刮風下雨重則釀成巨災;還有潮濕,潮濕到牆體發黴,春夏的回南天也讓人很煎熬。
黎小刀在省城經曆了春天和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萬物皆可發黴。
不管是切菜的竹菜板,還是牆壁,地板,甚至衣服,甚至窗戶的縫隙,等等,沒有例外,都可以發黴。
幸好到目前為止今年颶風隻來了一次,刮風下雨就過去了,也幸虧沒有發洪水沒有將房屋刮倒。
六月的一日午後,小喜子按約定好的時間來接黎小刀去海邊一個喝茶的小樓上工,今天萬老板的客人是老熟人,客裡納。
上馬車時黎小刀提著幾個用來裝水的竹筒,小喜子看見好奇問道:“黎小娘子,這些竹筒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