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尉遲敬德猛地咳嗽了一聲,成功吸引了在場眾人的目光。
“以前還覺得寫詩是個技術活,現在來看,這不是有手就行嘛,來來來,都聽我吟詩一首!”尉遲敬德的扯著大嗓門喊道。
“哦?你還會作詩?”李世民頓時被勾起了興趣。
旁邊的長孫無忌和魏征也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這有何難,獻醜了!”
尉遲敬德故作姿態地在大殿中走了幾步,搖頭晃腦地開始吟誦:“詩名:《詠尿》”
“一潑一潑又一潑,”
“兩潑三潑四五潑。”
“六潑七潑八九潑,”
“尿到手上都不說。”
吟誦完畢,尉遲敬德睜開眼睛看向李世民,自信滿滿地問道:“陛下,怎麼樣?不比那乾隆差吧?”
李世民臉色僵硬,嘴角不自覺地抽搐。
你還彆說,尉遲這憨貨還真沒說謊,他還是真是獻醜了。
正當他思索著如何回答,才能不打擊尉遲敬德的自信心時。
一旁的魏征神色古怪地點評了一句:“與乾隆堪稱‘臥龍鳳雛’。”
隨後抬眼瞥了一眼天幕上的彈幕,又說道:“嗯,幼麟也來了。”
其他幾人也紛紛看向天幕,隻見又有人將自己的“大作”發了出來。
【大明第一瓦罐雞:《上茅房》(×金豆子十顆)】
【昨天拉了一坨大,今天拉了一大坨。】
【一坨一坨又一坨,每天要拉好多坨。】
“知己啊!”
尉遲敬德看到朱高煦的大作,眼中立刻閃現出光彩,心裡覺得這詩雖然比不上自己,但確實比乾隆的要好不少。
他當即把自己的大作也發了出去。
這下,整個彈幕徹底炸開了鍋。
不少人你一句,我一句開始誇起了這兩首“詩”,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看似是在誇尉遲敬德和朱高煦,實際上就是在陰陽乾隆。
仔細看不難發現,這些人基本都是宋明兩朝的人,這兩個朝代,一個被女真人欺負慘了,一個更是直接被女真人篡了江山,現在終於找到了發泄的機會,他們自然不會手下留情。
清朝。
乾隆看到一條條陰陽怪氣的彈幕,他的臉色由紅轉青,由青轉紫,身體更是因氣憤而微微顫抖。
就在他準備激情開麥,與各個朝代名人們對線的時候,天幕的聲音再次響起。
【乾隆爺的“絕世詩詞”我們已經欣賞了,現在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張宗昌張大帥的“大作”吧。】
【第一首是和乾隆爺一樣的詠雪詩。】
【詠雪(張宗昌)】
【什麼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啊篩石灰。】
乾隆:“……”
其實他本身具有極高的鑒賞水平,隻是對自己的詩作帶有美顏濾鏡,因此並不覺得自己的詩作很差。
此刻他看到這些荒謬不堪的“詩”竟能與他並列,直接氣上加氣,氣破防了。
張嘴便是鳥語花香:“朕¥%…#,這寫的什麼亂七八糟的,也配叫詩?”
“也配和朕並列?明明給朕提鞋都不配!”
乾隆心中的憤怒達到了極點,作為一個愛詩之人,他感到自己的文學成就被無端貶低了。
“這些人都不懂朕,隻有和珅懂,果然,文學之道,非庸才所能窺視也。”
想到這,乾隆也懶得再和他人爭執了。
【再來欣賞另外一首與乾隆爺的《詠城牆》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
【《遊泰山》(張宗昌)】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真是妙啊,果然啊,那時候當軍閥,你不但得有槍,還得有活。”
——“我覺得他的巔峰還是那首《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裡有荷花,荷花上麵有蛤蟆,一戳一蹦躂。”
——“冷知識,彆看寫詩不咋地,他還是山-東大學的創始人兼第二任校長呢,沒錯就是你們想的那個大學。”
——“這詩才是真正的‘老嫗能解’啊,主打的就是一個接地氣,白居易和張大帥比起來還是差點意思。”
——“乾隆:知己啊知己,恨不相逢未‘嫁’時”
“放屁!”
朕能和他是知己?
剛才還勸自己不和庸才一般計較的乾隆,再次破了大防。
他對真正的詩歌藝術是有著堅定不移的追求和崇高的敬意的,這張宗昌有嗎?
他有個屁!
【當然了,乾隆爺和張宗昌不隻有這樣的詩,還是有幾首好詩的。】
對嘛,這才對嘛,快把自己最得意的幾首詩拿出來展示一下。
看到這,乾隆心裡火消了很多,這天幕還是懂點事的。
【比如乾隆爺的……嗯,比如……嗯,算了,比如不出來,還是直接看張宗昌的這首詩吧。】
“天幕,我草你#¥%#¥#”
這下,乾隆直接氣衝衝地走出了大殿,來了個眼不看為淨。
破天幕,朕再看你一眼,朕就是狗!
乾隆的“退遊”並沒有影響到天幕,天幕仍在繼續播放著。
【《大風歌》(張宗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這不對吧,老張突然開竅了?絕壁開了!”
——“他確實沒開,但他找代練了,最後一句貌似是副官給他加上的,就像乾隆那句‘飛入蘆花都不見’是紀曉嵐代筆的一樣。”
——“哈哈哈哈,笑死,怪不得拿他倆比較,這經曆簡直太像了。”
漢朝。
“哈哈哈哈,好!”
“好一個安得巨鯨兮吞扶桑,有氣魄,沒有玷汙我祖《大風歌》之名”
劉徹的笑聲如同洪鐘,在大殿中不斷回蕩,這詩其他部分都很一般,但最後一句絕對是點睛之筆。
就衝這最後一句,這大風歌,他認可了!
“依朕看,雖然這張宗昌遣詞造句不太講究,可這最後一句的氣魄卻比……”
劉徹還沒說完呢,就看見了天幕上關於代筆的彈幕,整個人一下就尬住了,臉上的笑容也凝固了。
就這破詩也得找人代筆?
難怪總有種屎盆子鑲了金邊的感覺。
這樣的感覺不隻是劉徹獨有,其他文人們也同樣有種說不出的惡心。
尤其是唐朝的詩人們,現在腦海裡隻有一個念頭。
必須猛猛寫詩,質量不夠可以數量湊,反正他們是不能再讓後人說什麼,乾隆一個人寫的詩,超過他們大唐所有詩人的總和。
他們可丟不起這個人!
在這個時空的另一端,千百年後的中小學生們,看著那比《新華字典》還厚了數倍的《唐詩二十萬首》,一個個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幫祖宗們咋這麼能寫欸!
真想給他們來一首:“聽我說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
……
現實。
洛璃點進評論區,看著鬼才網友們的“詩才”,簡直要笑崩潰了。
“曼姐,你快看這幫沙雕網友寫的詩。”
洛璃伸手戳了戳李曼露出來的那一截白皙小蠻腰,將李曼戳的一激靈。
嗔怪地瞪了洛璃一眼後,看向手機屏幕。
“張宗昌版七步詩?煮豆燒豆杆,豆在鍋裡喊。都是一個娘,憑啥要煮俺?”
“咯咯咯,這人寫的可比張宗昌好多了,張宗昌可不會押韻。”李曼念著,忍不住笑出聲來。
“還有這個呢。“
洛璃指著另一首詩念道:“遠看石頭大,近看大石頭,石頭真是大,真是大石頭。這真是絕了。”
兩人越看越是笑得合不攏嘴,然後便從剛才的一隻“鵝”叫,變成了兩隻。
“洛洛,再看看這個。”
洛璃兩人翻完評論區,點了下方相關搜索【張宗昌炮轟龍王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