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下去,聽聽理由。”嬴政不鹹不淡地對著李斯說道。
……
“遊牧民族之所以經常來騷擾,就是因為很多東西,他們根本造不出來,但又都是生活必需品,為了活著,或者說活的更好,他們隻能搶。”
“由於他們的犯罪成本相對較低,進村搶完就跑,你還追不上,就像一隻綠頭蒼蠅在你耳邊嗡嗡作響,你卻打不著。”
“但即便如此,在那個時代,遊牧民族的破壞性也僅限於此。因為馬鐙尚未發明,騎兵的衝擊力尚未完全發揮出來。”
“那時的遊牧民族更多的是像黑幫飛車黨,飛車黨能顛覆一個國家的政權嗎?”
“很明顯不能,他隻能惡心你。”
“對於匈奴惡心人的問題,後世其實有很多低成本的應對辦法,比如說和親,也就是打著和親的名義給你點慰問品哄你不哭,比如說互市,就是搞貿易你拿牛羊跟我換日用品。”
“這些都在用一種非常本質的方法來緩和矛盾,把你最需要的東西給你,你還費那個勁打什麼仗呢。”
“畢竟搶又不是真的那麼輕鬆,弄不好也是要丟命的。”
“所以說此時對待遊牧民族,是沒有必要像秦始皇那樣那麼重視的,不過後世的種種做法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出來了。”
“秦朝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所以秦始皇選擇用拳頭說話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人家六國都搞死了,已經是‘贏麻了’的狀態,你個小小蠻夷又算得了什麼呢?”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出去溜達了一圈,查看了北方的邊防後,便命蒙恬帶著三十萬大軍展開了對匈奴的進攻。”
“這場戰爭的消耗極為驚人。據史書記載,秦始皇調動了全國的糧食來支援蒙恬。要知道,從魯地向西北運送糧食,每三十鐘隻能運到一石,成本高達二百倍。”
“這還僅僅是糧食損耗,還未計算運輸成本等其他開銷。”
“等這一仗徹底打起來了,秦始皇也感覺到肉疼了,全國幾百萬的人在給前線的小夥子們輸血,這樣下去似乎不行了!”
“為了減少損耗,秦始皇又花大價錢修了一條南起陝省,北至包頭長達700多公裡的高速公路”
“好在蒙恬大將軍給力,成功將匈奴打跑了,可趕走就完了嗎?”
“沒有,你還得駐軍呢,三十萬的棒小夥子,每天消耗量那是極為恐怖的,關鍵他們還沒有後世屯軍田的那種模式,而且北邊的那地方也不適合屯田,所以這三十萬小夥子就得靠著全國來供養。”
“不僅如此,匈奴現在是跑了,那說不準什麼時候還回來呢,所以還得修長城。”
“首先得說一下,萬裡長城並非都是秦朝修建的,在秦始皇修複之前,戰國中的秦趙燕三國均有防邊患的長城,秦長城主要是新建西北方的長城,以及將過去的長城進行修複和串聯。”
“但即便是這樣,修建它所花費的仍是一個天文數字,而這同樣需要百姓買單。”
“與此同時,在驅逐‘北胡’之後,秦始皇一拍腦門,突然想到還有‘南胡’呢,南邊邊境還有一堆‘胡人’存在呢。”
“於是秦始皇又整了五十萬盲流子罪犯軍團,去征討南方,具體過程就不說了,反正花銷同樣是個‘無底洞’。”
“這一南一北兩場大戰,幾乎耗儘了秦朝的家底。但秦始皇的行動結束了嗎?還沒有。”
“在‘滅胡運動’的同時,秦始皇還相繼開展了修建秦直道、阿房宮,以及一直在修建的秦始皇陵。”
“這幾個大工程一上馬,秦朝對百姓的奴役和動員幾乎達到了極限,種地的基本都是婦女和老弱,所有的男人幾乎都被征發到了前線和工地,這樣的動員量是古今都極其罕見的。”
“這便是秦朝滅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便是秦法的嚴苛,這個我們就不細講了,因為其他老師會給你們講古代法製史,那時他們肯定會提及的。”
這時一個女生舉手說道:“不對吧老師,新出土的秦簡中不是說秦法並沒有那麼嚴苛嗎?就連陳勝吳廣的‘失期當斬’也是假的。”
“對啊,不是說因為下雨等原因遲到了,隻需要罰錢,甚至是不處罰嗎?”這時另一個男生舉手附和道。
“是啊,是啊。”這兩位同學的話引起了其他學生的共鳴,教室內頓時議論紛紛,你一言,我一語的,整個教室頓時亂成了菜市場。
“肅靜,肅靜!”
趙老師用力敲了敲黑板,待教室聲音平息後才開口解釋道:“首先你們說的因雨失期不處罰是服徭役,也就是乾活的,而陳勝吳廣是去戍邊,也就是去當兵,兩者適用的法律不同,所以是否處罰並不清楚。”
“其次,說秦法不嚴苛的,咱都不用舉什麼連坐的例子,就說如果秦法真的不嚴苛,劉邦入關約法三章後,為什麼老秦人那麼歡迎他?”
“那可是老秦人,秦國就是靠他們發家的,如果不是真活不下去了,他們會歡迎入侵他們國家的人?”
聽到這,底下的學生們陷入了思考,教師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
秦朝。
嬴政頗為感傷地走到窗邊,眺望著他一手打造的帝國。
秋風蕭瑟,他的心卻比這秋風還要淒涼。
他聽的很明白,後人說他大秦一亡於重徭役,二亡於嚴刑峻法。
“可嚴刑峻法,是為了維護秩序,修長城,修馳道,是為了國家的強盛,這難道有錯嗎?”
“難道朕真的錯了嗎?”嬴政望著天空喃喃道。
……
現實,趙老師繼續講著。
“說完上述那兩個原因,咱們再說說秦滅亡的第三個原因——‘三功’。”
“我看到了,我看到你們臉上的疑惑了。”趙老師指著學生們笑了笑。
“你們肯定不解,我剛才不是講‘三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嗎?怎麼還能導致秦朝亡國呢?”
這個原因一出,底下的學生們有些懵了,倒是嬴政和李斯隱隱猜到了趙老師要說什麼。
“‘三功’確實極其偉大,可偉大的事就一定招人喜歡嗎?捫心自問,父母們每一句正確的嘮叨,你們都會聽嗎?都會欣然接受嗎?”
“道理是相通的,好的事,好的建議未必能夠讓人喜歡,更未必能讓人接受。”
“剛才我們說了,秦國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迅速吞並了六國,然後開始了‘三功’的三步走戰略。”
“三功標標準準的福澤後世,可同時也得罪了許多人。”
“比如,當你統一了文字,你就得罪了過去的知識分子,過去的學白上了,過去的知識全更新換代了,文化自豪沒了,一下子和文盲沒啥兩樣了。”
“打個比方,你們要考研或者高考前夕,突然告訴你今年不考英語了,考西班牙語,這你們能乾嗎?肯定是不能的啊。”
“秦朝的時候同樣如此,秦朝時能讀書的都是些什麼人啊,全是貴族,他們的怨氣可不是那麼好消彌的,本來祖國被滅了,他們就有怨氣,這下怨氣更勝了。”
“而當你統一了車軌,你就得罪了過去六國的所有中產階級及以上的家庭,以前家裡的豪華跑車不能上路了,想上路就得改裝,而且家門口的路全都得重修,不然改裝完車還上不了路。”
“人家家裡可不隻一輛超跑,這改裝費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這些人可都是有產者,他們鬨起來一個縣的GDP都得受影響。”
“再說統一度量衡,這事是對百姓有利的,可百姓們同樣也會有怨氣,因為他們隻會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生活,當地上百年的‘度量衡’已經用順手了。”
“統一度量衡打破了他們的習慣,不僅幾百年的習慣要改變,而且過去的工具也不能用了,他們需要購買新的工具,而這筆費用朝廷是不會報銷的。”
“他們的不滿可能不如前兩者那麼強烈,但彙聚起來的數量卻是最大的。”
“你們會想,忍忍不就行了嘛,日子咋過不是過啊。”
“那換位思考一下,現在讓你以後寫字都寫火星語,街上跑的車必須五個軲轆,計量單位什麼的全換成英裡,盎司,這日子你能沒怨氣嗎?”
“所以說‘三功’看起來偉大,實際上也確實偉大,但需要極長遠的戰略眼光才能明白它的意義。”
“當然,秦朝滅亡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舊貴族的折騰,比如軍功體係的反噬等等,但這些並沒有嚴重威脅到秦朝的統治。”
“至少沒有我說的這三個原因重要,尤其是前兩個。”
說到這,趙老師惆悵地歎了口氣。
“昨日因,今日果。嬴政是千古一帝,秦朝卻也二世而亡。”
“如果嬴政在統一六國,頒布一係列的法律與規章製度後,能夠停下來,用餘生去等待華夏大地的慢慢發酵與整合,那麼曆史或將會被改寫。”
“然而,曆史最大的美感,就是沒有如果。”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偌大的秦帝國,在嬴政一輪又一輪的高壓政策下,終於分崩離析。”
“最後的結局,是他將一個支離破碎,但融為一體的華夏大地,端到了彆人的手上,可以說他幾十年的心血全都便宜了這個‘彆人’。”
“有趣的是,這個彆人,在秦始皇氣吞山河,橫掃八荒,唯我獨尊的時候,他當了幾十年的二流子。”
“更有趣的是,在秦始皇出門旅遊的時候,他曾遠遠地看過一眼,羨慕說道‘大丈夫當如實’,沒想到後來一語成讖。”
“當然,在這個老小子心生感慨的時候,有一位猛男以更為高傲的姿態,說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壯語。”
“儘管如此,當時的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一個屬於他們的新時代正在悄然開啟。“
在抑揚頓挫的總結詞說完後,趙老師看了一眼時間,用沉穩的聲音宣布:“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下課!”